葉華
學生的創新,實際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簡單的說只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的知識對于學生本人而言是新穎的、具有獨特價值的,就能將其歸屬到學生創新范疇中。對于剛剛參與到學校學習活動中的一年級小學生而言,如何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廣泛關注。
一、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處處有美的閃光點,要善于觀察、發現、捕捉,才能充實頭腦,美化心靈。幼兒通過觀察世界而了解和認識世界,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有目的的進行觀察,能促進幼兒想象力的激發,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中實現對幼兒創造潛力的挖掘,使幼兒形成創新欲望。
例如,在下雪天,我引導學生觀察雪花的形狀及顏色。我讓他們說顏色,他們紛紛說出:“像棉花”“像白云”“像面粉”“像霜”“像白粉筆灰”他們把雪花跟實際事物進行類比,得出結論,這本身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對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起到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
二、啟發學生質疑問難,激活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小學教育實踐中要想實現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標,應該將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作為基礎,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在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比如,在學習《春天》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然后我說:“讀了課文,誰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就一定是聰明的學生。”鼓勵的一句話使學生們消除了不敢問的懼怕心理,同時,又激起了他們質疑的欲望。其中有個學生問:“老師,春天到底跟小草說了什么話,我不明白。”我沒有回答,把問題拋給學生們討論,并及時引導,結合掛圖,再讀課文,然后指名回答。其中有位學生回答得很精彩,他說:“春姑娘一定是這樣說的:‘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草呀,你快變綠吧。”至此,學生們展開討論,整個課堂充滿了活躍的氣氛。這樣,不僅使詞句訓練真正落到了實處,而且使學生在質疑問難解惑中增強了創新意識,形象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指導學生寫話,激勵學生的創新實踐
一年級學生的訓練重點一般集中在字、詞、句方面,而借助寫話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字、詞、句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讓學生在訓練中感受到學習字、詞、句知識的樂趣,為今后段篇的學習及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進行了一項“寫一句完整的話”小實驗。為了調動學生寫話的積極性,我采取了指定運用某些詞語寫一句話的方法。
用給定的詞語讓學生寫話,能給學生某種啟發,使他們有詞可寫,有話可說,這樣一來,學生們寫話的熱情被調動了起來。比如,我讓學生運用“有時……有時……”寫一句話,有的學生這樣寫道:“我的媽媽在家有時拖地,有時擦玻璃,真的很勞累。”表達了小作者對媽媽的關愛之心。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學過的文字,把觀察的內容表述出來,這和成人的創造發明同樣難能可貴。
四、讓識字成為一種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并能夠結合識字教學進行主動的探究,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在增強學生識字學習能力的基礎上,為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對學生實施識字興趣引導的教學規劃措施:
1.激發興趣——樂意學
對學生識字興趣的激發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逐步獲得學習知識和獲取知識的內在動力,增強學生的識字學習體驗。在教學組織活動中,教師要盡量選擇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話題作為教學切入點,讓學生樂意學習并主動學習,增強教學有效性。
例如根據低年級小學生天真活潑、愛交朋友的特點,教師就可擁擠設置招呼客人的教學情境,讓低年級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結合招呼客人完成對部分漢字知識的學習,實現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調動,提高識字教學效果。
2.變換形式——“玩”中學
根據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優勢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的變換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保持長時間的積極學習狀態,讓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增強教學效果。
如在針對新課程“一年級下冊識字7”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全面把握低年級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教師首先向學生展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根據插圖“猜一猜”、“比一比”,在對比分析和猜想中加深學生對“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含義的理解,然后借助“搭一搭”、“演一演”游戲活動,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游戲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確保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得到明顯的增強。
3.教給方法——學會學
教學活動一般具有動態化的特征,而教學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對學生的主觀世界產生相應的影響。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內在學習特征和規律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對漢字學習方法和規律的正確認識,實現小學生識字教學的主要目標。
以形聲字教學為例,在小學低年級形聲字的教學實踐中,要對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進行系統的探究,并指導學生進行解析。如教師向學生提供兩組形聲字,即“江、河、海”,“跑、跳、躍”,然后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區別分析“氵”旁和“足”字旁所表示的意義,提高學生區別偏旁部首的能力,全面提高識字教學整體效果。
4.猜謎語——想中學
猜謎語、說兒歌是低年級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所以在識字教學中穿插些字謎、編寫順口溜,饒有趣味。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幫助學生牢固地記住字形。如,教學“美”字時,教給學生這樣的字謎:“王大姐頭上兩朵花,人人見了人人夸”。教學“問”字時,教給學生這樣的謎語:“門里有個口”等。快樂的教學情境,使學習生動活潑,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這樣既能幫助兒童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又能培養兒童的口語表達、想象能力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