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毛才讓
【摘要】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此項工作需從學校、社會、家庭三個層面積極配合發展。由于同仁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宗教等特殊性,制約著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發展。本文基于本土化視角,從學校、社會、家庭層面整合分析,更好的推進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論支持。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教育,成為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本土化 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097-02
新中國建立以來,藏族教育事業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肩負著民族地區的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穩疆固邊和民族團結的特殊重任。由于同仁地區的自然環境、歷史、宗教和現實的特殊性,教育水平相對滯后,小學生身心特點脫離地方與學校實際等問題。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民族地區教育的重要內容。
1.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內涵
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小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通過教學等活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內涵包括思想品質、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質三個方面的教育,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
2.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柳斌說過:“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更為核心的是品德素養。”所以對小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是有利于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修養、有利于民族團結、振興國家。是站在黨中央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去認識做好小學階段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
3.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3.1學校層面
藏區教育部門更多注重學校的安全教育,忽視了培養孩子們的德育能力。很多年輕教師在疏導小學生思想教學工作中,由于不了解小學生年齡發展規律以及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薄弱,導致小學生在思想品德教育時接受能力較弱,老師在調動學生的求知、求解的積極性上,學習的方法上應給予創設組織活動、發展智力能力的情景,否則將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造成消極影響。
3.2家庭層面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藏區家長綜合素質和文化知識上,引導教育能力較弱,教育的方式方法較粗燥,忽視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些家庭由于過于溺愛子女,妨礙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些家長不能正確教育和引導孩子成長,這些問題使孩子產生不愛勞動,自立性差等品德問題。
3.3社會層面
當今社會發展很快,藏區社會環境也越來越復雜。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在小學生思想和精神上受到影響,給自己、家庭和社會帶來不和諧的因素。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學生激發的自我教育。” 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實踐,來認識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自覺遵從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4.培養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對策
4.1學校層面
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系統的教育工程。第一,利用學科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進行課堂教育滲透。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健康快樂的生長。第二,利用多媒體等宣傳進行德育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書畫、習作等文化建設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好人好事”、“幫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家務的好孩子”等教育活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第三,開展孤兒、單親、留守兒童、特困生等家庭的特殊兒童群體的關愛和教育活動,做好思想品德工作,鼓勵專心學習。
4.2家庭層面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成功的家庭,做好家庭教育,首先要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長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責任感,從教育的方法上進行改善,多與學校老師、班主任溝通,及時解決思想品德上出現的任何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及思考能力,培養有毅力的好孩子。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教、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
4.3社會層面
全社會為學校的教育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尊敬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把小學生德育教育落到實處。建立督導機制、保障機制,開設免費文化場所。利用媒體增加社會責任感,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堅決打擊“黃、賭、毒”等現象及網絡媒體的管理。
總之,在藏區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實施中,必須以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方面相互配合和補充。在本地化的教育思想基礎上,更好的推進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論支持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把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斷推向前方。
參考文獻:
[1]胡守芬.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2]鄭淑敏.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7(2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