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婷婷
【摘要】牽手課堂中實施的牽手合作學習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一種,合作學習具有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它能夠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文章探討了牽手課堂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結合實施過程總結了牽手課堂的一些成效,給出了一些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牽手課堂 化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177-02
牽手合作學習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之上,突出了牽手組作用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擴大了師徒作用,并且“一對一”更有針對性,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收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更有利于全體學生的有效學習。在實施的過程中給老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思考。
一、牽手小組的建立與安排
與小組合作學習相類似,科學的編排小組是開展有效學習的前提。牽手課堂的分組是在合作小組的基礎上,增加了牽手組。
(1)組間同質、組內異質
合作小組每組6人,根據學習成績和平時表現,加上性格性別的綜合考慮,遵循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合理劃分。確定好小組成員后,可以讓學生自薦或者推薦的方式選出組長,成立合作小組。根據學習能力和綜合表現,將組內成員按由弱到強分為1~6號。1號為弱者,也是為了淡化弱者形象。
(2)牽手結對、互幫互助
在牽手組的劃分過程中,借鑒心理學中學生需要一個跳一跳能夠得著的“榜樣”。每組的6號和1號差距太大,6號和1號作為師徒會導致6號沒有教的耐心。所以組成方式可以是6號與3號、5號與2號、4號與1號。師父為右手,徒弟為左手。
二、牽手課堂的案例
以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四單元課題四“有關分子相對質量的計算(第二課時)”為例,這是一節較難實施的課例。這一節課沒有化學實驗,無法進行科學探究式的教學,如果沿用以前的課堂講授式的方式授課,又較為枯燥。并且學生對于計算的掌握水平參差不齊,這節課對于如何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就是一個難題,這節課改用牽手課堂的教學思路則呈現出了較好的課堂氛圍和效率。
片段一:課前熱身背誦化合價口訣,復習所學內容,可以以牽手組為單位,右手檢查左手,及時督促和反饋。同伴之間的相互檢查,一來可以減少老師的壓迫感;二來可以有效督促雙方進行學習,對于檢查者的右手同學和被檢查者的左手同學都能起到督促的作用;三、可以幫助老師減少只有老師檢查而檢查不到位的情況。并且采用小組PK的活動回答老師關于化合價的快速提問,避免想要蒙混過關的學生。全員參與答題答對加一分,答錯扣一分,加起來算作小組總分。兩組競賽,獲勝小組再全組加5分。鞏固學生薄弱之處,精準檢查到每一個學生,抽查小組利用加減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片段二:給出例題,學生先獨立尋找解題的方法。教師講解答題要點后,由右手再給不明白的左手講解,若是左手已經明白了,則由左手講給右手聽,右手及時幫助左手解決問題。全班同學都弄懂后,立馬練習一道相同類型的題目。讓一牽手組同學共同上黑板,左手板演,右手批改。全班同學糾錯搶答加分。在這個過程中右手教會左手同學。右手得到鍛煉,左手得到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習,跟上學習進度。牽手合作完成板答,既有獨立思考空間又有合作完成的成果。將講臺讓給學生。教師還能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片段三:在習題鞏固階段。簡單題左手與左手PK競賽,難題右手和右手PK競賽。做完之后同牽手組同學進行點評和補充,以兩人合作之后的成果作為加分對象。在黑板兩名同學競賽的同時,下面每個小組也在進行著限時答對加分的競賽,最終看哪個小組得分最多。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有左右手同學的相互點評。每一道題目結束后,都留有時間左右手互相幫助討論反思解題思路,鞏固每一道題目扎實的完成。
片段四:每一次回答問題,會發現會有兩名同學同時站起來。這也是牽手課堂中一道獨有的風景。牽手組會共同完成對問題的回答,這不是說要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回答,而是一名同學回答后,另一名同學進行點評。這樣才完成了整個回答。聽別人講得如何也是學習。學會評價。其用意是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辨別是非,讓左右手之間互為補充,互有期待,促進合作。
三、牽手課堂的成效
(一)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利用牽手組,精準每一個學生,讓全員學生都在學習。凡是牽手組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做。既防止了學生的走神,也鍛煉了學生。并且調動了很難調動的學困生進入課堂,每一個左手都有一個針對他的右手,可以根據學困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講解,學困生能聽懂了,就愿意學習了,會慢慢融入課堂中。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節課都會有自己的收獲,不斷的積累收獲也增強了學困生的自信,從而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動力,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二)為學生提供展示機會,鍛煉多方面的能力
美國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效率)金字塔”形象顯示了: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也就是說講給別人聽是最好的學習。牽手課堂正是符合這樣的學習方式,通過左右手互助,取得共同進步。每一次右手講解都是對右手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同時也會有充分的左手表達的機會,并且考慮到左手的學習情況和能力特點,都會給機會讓左手在有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最近發展區的鍛煉。例如每節課都有多次牽手組合作展示的機會,左手板演講解解題過程,右手點評糾錯。并且在牽手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都是多邊進行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利用創造性思維,形成多元化的發展。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以小組總得分進行考核,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
課上加減分都是以牽手組為單位,牽手組的同加分同減分,增強團隊榮譽感,使全組成為一體,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服務意識都有所提高,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關注了學生之中的邊緣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課堂氛圍,并且通過左左PK,右右PK,小組PK,形成了競爭意識。讓大家都在愉快又有競爭的環境下學習。
四、提高牽手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掐準牽手時間點,提升牽手的深度
要想能夠真正的使學習內容內化到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中,真正鍛煉學生的能力,一定不能缺少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過程。雖然是牽手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但更是一種針對性“解惑”的思維與思維碰撞的學習活動,要先有“惑”才能合作解答。需要在解題前設計留白時間,而不是一上來就牽手,不僅僅是右手需要留白時間思考如何做題,哪怕是左手確實不會做一道題目,也一定離不開自己的思考。
(二)精心設計牽手活動內容,提升牽手的廣度
靈活多樣的開展牽手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一節課中都有看得見的收獲。即讓左手“吃好”的同時,右手也要“吃飽”。在課前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每一個活動。將一節課作為一個整體。全盤考慮,均衡分布。明確每一個活動的目標,可以在這一個學生牽手活動中以夯實基礎鍛煉左手為主,那在下一個活動中就要考慮給右手機會進行鍛煉。綜合考慮靈活運用,提升牽手的廣度,讓每一個同學都得到提升。
(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提升牽手的價值
牽手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缺少了評價就容易使學習過程盲目化,每個同學不知道自己到底在這一節課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除了合作學習中的教師利用小組加分的評價方式。還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上文提到每一次回答問題都有牽手同學及時給予評價,這就是一種生生評價方式。通過評價可以使學生的認識變得深刻,可以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以提高,可以使學生的自信心悄然增加。在這樣的評價中,提升牽手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亞偉.如何讓化學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J]. 新課程(教研版),2010,(08)
[2]黃明月.淺議初中化學小組合作學習[J].考試周刊,20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