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林潔
【摘要】高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階段,革新化學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也是廣大教師想要去實現的目標,而要想實現這個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設課堂教學實踐的模式,不斷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將從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加強師生互動、進行課堂實驗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優化課堂練習五個方面來闡述創新化學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革新 教學方法 高中化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171-01
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的情形之下,為學生進行課業減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已經是大勢所趨,而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革新化學課堂的教學方法,用最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就是說要以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中心,優化課堂合作討論教學,在承認學生存在差異性的基礎之上,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更多化學知識,并且利用數字化信息進行知識傳輸,從根本上實現化學課堂的教學目標。
一、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
課前預習是學生進行獨立學習的一個過程,學生在預習的時候,需要認真閱讀教材的基礎內容,遇到不理解的名詞或是表達方法要及時標注下來,以便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馬上提出問題,而教師也需要將課前預習列入教學方法改革之中,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消除基礎知識的理解障礙,有效的掌握化學知識[1]。具體表現在,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一下預習問題,讓學生在預習之后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檢驗預習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課堂學習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
二、加強師生互動
在新課改的條件之下,高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再僅僅是傳授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授學生合理的學習方法,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學生掌握化學學習的方法,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學習,從而不斷獲得進步。比如,教師在教授物質分類的時候,通過用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圖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記住分類的規律和重點,也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學習法,明確的教授學生整個歸納思路,形成系統化化學思維模式。而且在進行師生互動的時候,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化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的教學方法,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和方式對新知識進行學習,并且不斷鞏固之前所學知識,并且在不斷深入的學習中逐漸獲得自信,發覺化學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通過課堂上的提問和討論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進行課堂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注重動手實驗的學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把化學實驗和基礎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全面的了解化學知識,而且在開展化學實驗的時候,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實驗做法,讓學生也能參與到課堂實驗中,可以去化學實驗室上實驗課,讓學生觀察實驗的現象,掌握實驗的原理,并且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明白化學反應和化學方程式的練習,加深他們對基礎化學知識的理解[2]。舉個例子,在進行金屬物質化學性質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用鈉和水的實驗讓學生探究金屬鈉的化學性質,具體的操作如下:在準備實驗階段,教師要讓學生認真閱讀教材中需要的實驗器材和實驗步驟,讓他們在實驗室中選取正確的實驗器材,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在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學生先把金屬鈉放在水中,然后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結合水與鈉反應后的化學方程式,將實驗現象和方程式進行結合,從而分析出金屬鈉的化學性質。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可以激活學生的化學思維方式,自行分析所學的化學知識,從而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新課標要求創新教學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所以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進行探究合作學習,通過討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說明自己對化學的理解,在各種思維方式的共同作用下,學生能夠透過表面的化學知識掌握化學的本質,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方式,在主動探究和討論問題的時候,通過不斷的討論和深入達成一個系統的思考過程,明確知識的重難點,達成高效學習的目標。
五、優化課堂練習
練習是鞏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做練習的時候,學生能夠反復回憶并對課堂所學進行思考,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印象,還可以起到自我檢驗的作用,讓學生對自身掌握化學知識的程度有所了解,已經掌握的知識,只需要稍加練習進行鞏固復習,如果在做題時遇到了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再次進行探究學習,彌補存在的知識漏洞,從而順利解決問題[3]。通過有效的課堂練習,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查缺補漏,也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全掌握化學知識,而且教師還要有針對性的布置練習題:對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在解答完教材上的習題之后,主動對練習冊上的習題進行探究,抓緊完成深入學習;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降低習題的難度,還要減少習題量,保證學生能夠獨立解答習題,從中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讓他們始終保持對化學學習的熱情,不斷向好的方向努力。練習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一個評價和總結,盡量避免同一個問題發生第二次,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需要把預習、教學、實驗和練習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讓每個教學過程都能夠實現效益最大化,讓學生能夠深入掌握化學知識,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保證學生有獨立學習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鞏固所學化學知識,實現高效化學教學。
參考文獻:
[1]鄭冬云.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方法[J].社會科學:引文版,2017(4):103.
[2]潘輝.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方法之我見[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200.
[3]張枚芳.構建高中化學課堂高效教學模式的方法探析[J].教育,201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