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君
【摘要】內部控制能夠使企業運營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增強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而身為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充分認識與了解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問題,使企業內控管理得到有效改善。為企業內控制度概念提供反思依據,進而完善企業內控制度建設。
【關鍵詞】企業 內部控制 本質 概念 再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244-01
一、淺析企業內控本質
當前階段,內部控制的相關理論認為企業當中的內控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內部管理方面的控制,二是內部會計方面的控制。在這當中,內部管理控制涵蓋了企業經營效果評價與員工工作管理。并通過相應的措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而企業當中的會計控制,就是對財務工作的控制,通過內部財務制度的完善,對資金運行情況進行監督,以此來保證財務數據的可靠性與真實性,并確保資金流轉的通暢性與安全性[1]。
創建良好的企業內控制度是當前企業管理模式下的要求。尤其近幾年來,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好,加大對內部控制的管理力度可以防范經營風險,使內部監督機制得到完善,為企業良好的發展提供保障[2]。
二、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概述
(一)改善企業內控體系
企業內控體系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三個不同方面。第一個方面,企業相關管理層對內控的重視程度不夠,如果企業要對內控管理進行加強,那么企業管理流程及人員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進行改變,可是這些改變不僅無法帶來經濟效益,還會有消耗企業行政管理費用的情況出現。并且,增強內控管理會被誤認為企業內部容易產生矛盾,因此,企業相關管理層不但不重視內部控制的管理,還會對此產生抵觸心理。第二個方面,企業職工本身的工作能力限制了內部控制管理的發展。部分企業對內控的認知程度不高,再或許因為自身因素,不具備企業內控管理的能力,才會出現內控管理沒有執行力的情況。第三個方面,由于企業內部職責與權力的分配不平衡,導致企業內控的質量達不到標準。并且,目前企業很多都是家族化管理模式,企業的經營權與所有權沒有進行良好的分離,使權力失衡直接造成內部控制制度不能發揮作用,企業得不到發展。
(二)加強企業內控措施的執行力
當前,企業對內控制度有了清晰認識,對其擁有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可是在內控管理的具體實施中,管理人員出于對某些因素的考慮,會對內部管理當中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寬松處理,這導致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嚴重缺乏嚴肅性。而內控管理得不到良好進展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環節較為分散;資金沒有按照企業要求進行應用,導致管控不足;在對項目進行預算時,其預算金額不合理,經常出現預算支出與使用情況不明的現象。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分析,不難看出當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企業職員的執行力不足、內控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是主要的問題之一,其內控管理的發展還任重道遠。結合這些問題來看,應該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控制度建設:1.加強內控制度管理的屬性認識,調節好技術性與內控社會性的關系;2.結果企業實際情況,創建出具有企業特色的內控制度;3.加強企業交流,對自身的缺點進行及時改正,借鑒與學習其他企業的優秀點。這樣才能使企業的到良好的發展;4.提高企業職員整體素質,對其進行定期的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三、對企業內控方法進行完善的有效途徑
在企業內部管理當中,要應用精細化管理方式,減少運營風險,因此,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企業管理層人員想要加強風險管理方面的建設,就要對內部環境及外部環境有清晰的了解與認識,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進行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1.對預算要實施控制管理,提高企業對預算工作的重視,保證其預算的可靠性與真實性;2.對企業資金實施集中管理,通過對使用項目資金的控制,進而保證企業資金的安全性;3.開展企業融資渠道,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企業將會面臨巨大風險,所以要積極開展融資渠道,保證資金鏈的完整性;4.對企業非財務風險的發生也要提高警惕,例如管理風險、社會風險、投資決策風險等都屬于非財務風險的范疇。應多加防范,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本質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對企業內控方法進行完善的有效途徑進行講解。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內部控制已然成為了當下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企業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內部控制的清晰認識,并且充分理解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的意義,使內部控制能夠擁有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兵,王冬冬.企業社會責任內部控制基礎理論研究[J].會計之友,2015(15):88-91.
[2]戴文濤,王茜,譚有超.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概念框架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13(2):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