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浪
【摘要】高中階段的音樂教材囊括古今中外的優秀音樂文化,尤其是本民族的傳統音樂,應該是每一位青少年應該了解、傳承和發展的優秀文化。現代社會中充斥著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那么如何借助音樂教學讓學生認識到音樂文化的多元性呢。本文將列舉幾個實例,就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進行分析,運用多個教學方法,簡單分析一下如何在音樂課堂中進行有效導入。
【關鍵詞】高中音樂 課堂教學 導入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216-02
前言: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項充滿探索性和創造性的實踐過程。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想要實現傳道有術,必須深悟課堂教學的技巧,利用有效的課堂導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帶領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因此,授課教師須得立足學生的根本,巧妙應用教學藝術,促進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互動,使音樂教學為人文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1.情境導入法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導入形式多樣化,諸如:講故事、聽音樂、詩朗誦、看視頻、猜謎語等,這些導入方式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都具有明顯作用。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幫助他們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學活動,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引導上,只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是遠遠不夠的。實際上,課堂導入的作用應該是對新課知識的拋磚引玉。
例如,“華夏音樂之光,古琴風韻”這一單元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教師可就古琴這一樂器及其文化背景進行教學,大多數學生對古琴的了解只停留在影視劇中,如果教師僅憑借口述和視頻,非但不能使學生了解得更多,反而會使課堂變得沉悶起來。鑒于此,授課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幅優美的中國山水畫,并在畫面上配上相應的古詩文,再根據詩詞的意境和山水畫尋一首古琴曲作為背景音樂,之后挑選一名學生根據詩情畫意朗誦古詩文。這樣的導入集詩、畫、曲為一體,將學生帶到古琴的世界,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引出課題。
2.體驗導入法
有部分高中音樂教師認為,教學課堂應該以鑒賞為主,由于高中生的年齡特點,他們不善表現、不喜展示自己的性格特點,教學課堂便成為“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給予附和”,久而久之,學生很容易養成不善動腦,或者產生依賴性學習。沒有學生參與的教學課堂,他們對知識的了解也只限于表面。
例如,在教學“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這一單元時,教師在導入環節,可向學生展示幾個少數民族的樂器,如安塞腰鼓、四胡等。教師可不向學生做介紹,而是直接讓學生上臺進行演奏,將這種樂器按照正確的彈奏方法彈奏或擊打出聲音,這樣的實踐活動大大地吸引住了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踴躍參與其中。實踐活動既能激發出學生的探索興趣,也為進一步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有了導入環節的體驗活動為基礎,學生的參與性就會更強,教師可在教學的最后環節,組織學生進行自編自演,如此學生就會對民族音樂文化產生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3.問題導入法
教學語言的合理性與恰當性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面對不同的學段,教師應當采取相應的教學語言,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高中生,教師需給予一定的尊重,課堂上的問題還需富有趣味性或啟發性,用探討的語氣啟發學生參與討論,或者鼓勵學生提出不同,師生共同進行討論,這樣的課堂氛圍更加濃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增加。
例如,在教學“音樂的美——悲劇美”這一單元時,悲劇在古今中外的音樂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具有獨特的時代性。教師需要以問題引出課題,問題不能過于直白、淺顯,這樣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從而失去教學的主動權。教師可以某部文學著作或者歷史背景作為導入的主要內容,如:“同學們都知道古代的西方人信奉的宗教是天主教,那么大家對天主教了解多少呢?天主教教皇的權利有多大呢?是否會干預皇室的婚姻呢?這種時代背景下的音樂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教師提出有深度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從而對音樂的內容進行賞析、模仿,教師也可參與其中,使得整個課堂氣氛輕松、有趣。
4.示范導入法
教學課堂中,教師適當地進行示范和展示,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促進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音樂學科具有特殊性,課程是以流動的旋律為主,音樂中的情感又是語言無法表達的。因此,教師的示范環節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結合實際的課堂內容,決定教師的示范力度和深度。教師適時地進行示范,能夠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萌生參與的想法,使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更進一步。
例如,在教學“亞細亞民間風情”這一單元時,民歌是集民族文化、社會風俗、生活方式為一體的區域性音樂,不同地區的民歌蘊含著不同的民族文化,充分反映了音樂文化的多樣性。因此,民歌這一單元的課堂導入至關重要,教師可在為學生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集一些自己喜歡的區域民歌,最好是能哼唱一段旋律。在正式教學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知道的民歌歌名,教師可講述當地的民俗文化,或者有感情地唱出來,在其中需要用到技巧和唱法的地方,單獨摘出來反復示范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跟唱。這樣的課堂導入過渡非常自然,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語:作為新時代的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探索,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創新思路,探索出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為音樂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林相安.淺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藝術技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7):128.
[2]池小妍.傳統音樂在高中音樂課堂導入策略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08):105-106.
[3]龍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摭談[J].學周刊,2016(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