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昕
【摘要】進入中學階段,教學任務的重點之一就是數學能力的培養,其中計算能力是最為基礎也是極為重要的能力,計算的準確率更是直接影響學生成績。但是在教學中,很容易被忽略,從而造成基礎薄弱,成績難以提高。本文對計算不準確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對計算的重要性及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方法做了簡單介紹。
【關鍵詞】數學能力 計算能力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41-01
一、計算的意義及重要性
計算是數學最基礎的部分,任何數學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計算。計算能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能力。計算不準確將對數學問題的解決造成很大困難,久而久之會嚴重阻礙學生成績的提高以及數學能力的提升,最終將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教學質量下降,學習成績下降。
在中學階段,扎實的計算能力對數學思維體系的建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培養計算能力的過程中,也對培養專注力、自信心等方面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幫助。
二、計算準確率低的原因分析
1.心理素質不夠成熟
中學生正處于一個心理沒有完全成熟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往往表現出做事缺乏耐心、粗心大意并且浮于表面,這樣就導致了所謂的馬虎。
2.解題方法與思維方式的轉變
小學的計算主要以數字為主便于理解,但是一進入初中,除了數系的擴充還增加了以字母為主的符號計算,此外,中學計算中也會出現大量的計算技巧。這些變化使得學生難以消化理解,就導致概念不清楚、公式記不清的現象頻頻發生。
3.不正確的計算習慣
有很多學生存在著書寫潦草糟亂,不愿動筆,不愿驗算,不打草稿等不良的計算習慣。這就導致計算出現錯誤,從而使計算能力得不到提高。
4.外界工具的過度依賴
許多學生過度使用計算器,這樣就逐漸導致學生懶惰并且解題不規范,運算繁瑣,缺乏靈活性與合理性。
5.教師忽視計算能力的培養
許多教師過于追求解題能力的提高卻忽略計算能力的提高,導致學生迷失自己,達不到數學思想的深入理解,也喪失了出色的計算能力。
三、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計算時勤動筆,不要“用眼”解決問題;
(2)字跡要工整,格式要規范,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計算過程是清楚的,便于驗算的;
(3)計算時不要一味的追求速度,應該仔細閱讀題目,認真審題,確保自己求的結果符合題意并且按照一般的計算順序進行計算,不要省略步驟也不能過于啰嗦;
(4)除特殊情況外,不要使用計算器,應當獨立運算;
(5)養成打草稿的習慣并且合理運用草紙,這樣不僅能保證自己思路清晰也方便檢驗;
(6)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檢查的過程不僅可以更改錯誤還可以對知識有新的認識,此外也應該與同學進行互查,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成長;
(7)及時總結出現的錯誤并進行分析與分類,最好有一個專門的改錯本,這樣便于進一步對知識消化理解從而提升自己。
2.加強對知識理解與運算訓練
(1)提高計算能力與計算量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這不意味著題海戰術,要科學的安排學習內容,分清重點,有層次有計劃的進行練習,逐步的提高計算能力;
(2)計算的靈活性與合理性是計算能力提高的關鍵,往往使計算得以簡化,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步驟;
(3)一題多解是對知識理解的一個升華,是感性到理性的過程,也是形成思維體系的重要一環;
(4)對常用的公式、定理進行強化記憶,這樣可以明顯的提高計算速度,有助于掌握計算技巧,提升計算能力;
(5)深刻理解數學思想直接影響計算能力的提升,對數形結合,類比等數學思想的深刻理解往往開辟另一條道路,使得學生解題的質量與速度、解題能力都提升一個層面。
(二)從教師的角度考慮
1.言傳身教
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做好示范,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2.嚴格要求
對學生嚴格要求,對學生所犯的錯誤及時糾正,對經常出現的錯誤認真講解,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重點強調,對經常馬虎大意的學生耐心說服。
3.積極鼓勵
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會增強信心,遇到困難會積極應對,逐漸產生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
4.因材施教
作為教師應該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因材施教,采用多種方法,做到查缺補漏,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保持良好的狀態。
5.方法多樣
在運算練習時,選擇多樣化的題型有計劃有針對的練習,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并且進行分散訓練、集中考核。
四、小結
中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努力,既要用正確的教學手段,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還要照顧學生的心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教師要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在計算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做到精于計算,樂于計算,這樣才能樂于學習數學,提高成績,增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