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敏 李永菲
摘 要:城市交通軌道是高度密集的公共服務行業,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提高交通運行效率,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降低緩解污染,許多城市都開發了地下交通軌道,以實現綠色環保高效的目的。我國城市交通軌道運行較為平穩,基本未發生重大事故和突發事件,因此在應急管理方面缺乏經驗,為保證市民順利出行,避免重大風險,深入研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就顯得尤為必要。
關鍵詞:城市;交通軌道;應急管理;突發事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23.073
我國城市交通軌道基本運行平穩,沒有發生重大事件,這得益于平時嚴格的管理和有效的保障機制。但是也發生過地鐵停電造成游客恐慌的事件發生,盡管沒有人員受傷,但是地鐵在地下運行,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重大災難。地下交通軌道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公共服務項目,因此必須嚴格管理各個環節,經營者必須要強化風險意識,建立應急管理機制。國外城市交通軌道發展有超過百年的歷史,經驗比較豐富,在國際上,德國是“專業化安全管理模式”,推行以“乘務、站務、車輛、設施、信號、調度等路網系統分塊管理”,狠抓重點問題。日本是“高科技安全管理模式”以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法律體系確立地下交通軌道。
1 城市交通軌道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和國外存在差距
國外城市交通軌道有著完善的應急管理體系機制和充足的物資儲備,分工明確,法律完善,設備先進,比如美國在911之后建立了三級響應機制,確保突發事件過程中能夠實現快速反應。和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并沒有那么繁重的城市交通軌道壓力,也沒有日本那么嚴重的地質隱患,但是居安思危,必須要進行有備無患的安全建設。我國城市交通軌道應急管理雖然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但是缺乏安全意識宣傳,乘客基本都缺乏自救知識和意識,盡管目前沒有重大事故和突發事件,但是一旦發生恐怖襲擊等事件,就會存在安全隱患,而目前由于群眾都不具備應急管理知識,一旦發生事故,容易造成混亂。
1.2 存在安全隱患
一些城市交通軌道安全隔離門建設,比如近日在南京南站一個強行翻越高鐵列車軌道的男子被列車擠壓身亡,雖然這不是鐵路部門的責任,但是也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在高峰期擁擠和個別人自殺因素的影響下,城市交通軌道必須要著重防止這類事件發生。密封式屏蔽門的建設必須全部普及,完全隔離人群和列車,確保列車停穩之后再開門。
1.3 城市交通壓力逐漸增大
我國城市交通壓力逐漸增大,尤其是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時期,甚至出現乘客搶座出現的斗毆事件,這非常容易成為恐怖分子襲擊的目標。此外因為地鐵口在人員密集區域,甚至有個別流浪人員留宿在出入口,這都容易造成安全隱患,雖然這方面我國比韓國等發達國家做得都要好,但是也是存在的。在監控系統和數據分析等方面,地鐵員工還缺乏應急能力,對情報的獲取和決策能力方面較差。
2 完善城市軌道交通應急管理機制的建議
2.1 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應急管理機制
要居安思危,收集數據,從軌道交通的安全、風險和可靠性進行分析,找出重點危險源,建立預警防范和事后管理機制。由于發達國家城市交通軌道建設歷史悠久,有過許多血的教訓,因此國內軌道交通應急管理部門應該收集這些案例,進行具體分析,把握每一個經濟環境下可能發生的事故,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具體來說,第一,建立國家、省和市的三級應急管理機制,根據事件危險級別,啟動不同方案。比如發生因為地震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事故,就要啟動國家級救援和管理,確保快速響應。第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突發事件下地鐵可以停運和限制客流的權力。要在法律層面對軌道交通公共安全和城市公共安全等重要安全層級進行立法。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組織架構、職責;應具備的應急預案的制定、發布和實施;突發事故預警、處置、救援、善后等。明確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培訓、教育、演練、信息披露和發布等相關內容。
2.2 完善應急管理組織架構
為了達到“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置”的目的,應急架構必須權責明確,分工清晰,管理部門建立常態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管理和風險探測。建立風險預警機構來進行專業風險識別,將大數據和風險決策相結合,提前預測風險,避免重大事故。完善應急預案的編寫,以簡明扼要便于實施為原則,預案落實到各個單位,確保預案有嚴格執行性和根據實際情況的動態性。要推動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演習,一方面在廣大地鐵員工中貫徹應急管理意識,定期組織員工、發動群眾進行應急演練,另一方面地鐵要利用乘車時間宣傳自救知識和風險應對方案,避免因為突發事件造成的大規模恐慌。
2.3 建立以事前防范為主的意識
應急管理要建立事前防范意識,把隱患消滅在未然之中。比如利用群眾力量進行反恐預防,利用大數據進行風險排查,利用模擬演練提前甄別可能發生的危險。更為重要的是為全面防止安全事故發生,要在工程質量、通道安全、逃生途徑、管理措施等方面進一步強化,比如建立工程質量嚴格監督機制,加強乘警警備力量和管理,對那些心懷不軌的分子加大威懾,嚴格確立責任人。一旦發生事件,這些日常管理負責人可以迅速指揮人們有序逃生。
3 結語
城市交通軌道應急管理要參考國外經驗,吸取國外教訓,建立事前預警、及時控制和立即處理的三級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王宏偉.公共危機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李宇輝.城市軌道交通應急處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勵敏(1986-),男,浙江余姚人,工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交通運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