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摘要】就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科而言,這是我國義務教育中的重要課程,是我國素質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初中階段進行地理教學,可以為學生構建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提升他們的地理素養,從而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面對當前的新課程背景,就會對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求地理學科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都需要以新課標作為基礎,通過高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初中階段地理教學的質量。而本文就是探討新課標改革下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并提出一些淺顯意見,以促進初中階段地理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改革 初中階段 地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53-01
在義務教育中,地理學科被稱之為“副科”,師生們都沒能對這門學科產生足夠的重視,這就直接導致初中階段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較低。但由于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地理學科也逐漸發展為初中生所必須要掌握的基礎性學科,而且在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我們的身邊已經融入了更多的地理知識。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在地理學科的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掌握教學重點,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一、新課標改革下初中階段地理教學的要求
就新課標改革而言,這是根據我國義務教育的現狀,為了加快素質教育的發展,從而進行的教學改革,新課標中為每個學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目標都制定了相應的教學標準,以作為教學基礎和標準。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是我國義務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在新課標中就對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提出了這些要求:
1.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在傳統教學中,都認為初中地理是一門“副科”,沒有得到師生們的充分重視,所以,進行的地理教學,也只是流于形式,應付考試。傳統教學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并沒有培養學生實際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以至于沒有凸顯出初中階段地理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而在新課標中,就要求全面改變這一狀況,積極培養學生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熟練地應用在生活中,服務我們的生活。例如,計算時差、認讀地圖、判斷地理方向等一些地理知識,在教學中凸顯出這些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學的實用性。
2.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現代科技。由于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現代科技已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們人類社會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進行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就需要在教學中應用現代科技,培養綜合型人才。比如將GPS應用在地理教學中,從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學的專業性和科學性,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從而體現出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3.對教學觀念進行更新。對于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來講,其教學觀念對地理學科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師就需要對教學觀念進行更新,努力學習新課標中的教學觀念,將地理學科視為重要學科,對教學方式進行轉變,不斷地創新,積極探索。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促進地理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階段地理教學的要點
1.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都是以教師為主體,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學生在課堂中則處在被動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學生發揮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限制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傳統的教學方式會使課堂氣氛過于壓抑,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在當前的新課標背景下,地理教師就需要努力改變這一現狀。在地理教學中,使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并通過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思考研究,來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促使學生發揮出主觀能動性,體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
2.豐富地理教學手段,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地理教師就需要使用多樣化的地理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以利于學生理解。比如,在了解我國國土面積時,就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我國在亞洲所處的位置,以及亞洲在全球所處的位置,這樣就有利于學生掌握我國的地理位置,這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我國的地理環境、氣候狀況、人口情況,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領域,從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松秀.新課標背景下高師地理科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11:91-94
[2]楊磊.新課改理念下地理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現代教育,2013,0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