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目前鋼琴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對鋼琴教學中分層次教學的具體操作原則進行了闡述,并且進一步總結了分層次教學的實施對策,希望能為現代鋼琴教學提供有力的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學 鋼琴教學 分層次指導
【中圖分類號】G712;J62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201-01
一、引言
隨著我國課程的進步改革,高校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張,使得許多學生可以有機會去享用高校的教育資源,更進一步的深造自己。高校的擴招使得我國的人才知識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國民的素質得到了加強。正是由于這些優秀的人才的努力,才使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教育和科技的大國。我們在慶幸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應該深刻的認識到,高校擴招后所帶來的問題。隨著學生數量強調,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使得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現階段很多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對音樂基礎比較薄弱,在鋼琴教學方面尤為突出,有部分同學在進入大學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鋼琴,這就為鋼琴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教學難度。只有正視鋼琴教學中出現的這些挑戰,才能更好的有針對性地解決鋼琴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因此有人提出了鋼琴分層次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采用更加靈活、更加機動的教學方式,顛覆了傳統鋼琴教學的教學模式,是對鋼琴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同時也完美符合了新課改對于因材施教的教學要求。
二、鋼琴教學中分層次教學法的必要性和意義
隨著我國高校的教育改革和擴張時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我國物質生活的需求極大豐富的同時,刺激了人民對于精神文化的更進一步追求,在這個背景下,促進了音樂教育的地位不斷地提高,因此學習音樂的學生逐年增多。傳統的鋼琴教學采用的方法是一對一教學的模式,但是從目前來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對于音樂教育的需求,這種模式教學方式單一。同時,加重了教師的工作負擔,面對許多學生的情況,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會使得鋼琴教師的缺口越來越大,無法保證鋼琴教育的教學質量,因此許多學校開始采用鋼琴的集體教學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解決了鋼琴教學中師生比例嚴重失調和師資力量不足所帶來的壓力的問題,但是在學生鋼琴素質專業技能的培養方面上難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出現這種現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鋼琴的集體教學無法全面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素質參差不齊,導致了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會出現差異,因此鋼琴集體教學也成為了不能普及應用的雞肋。為了解決鋼琴教學中的這一挑戰,有人提出了鋼琴的分層次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結合學生的自身學習特點,同時還可以幫助高校擺脫師資不足所帶來的壓力。
鋼琴的分層次教學法主要內容是將學生根據音樂基礎學習能力來分成三個層次,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素質來進行靈活的組班,針對不同班組學生的學習水平來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進步速度,適時地靈活地調整不同層次班子成員。這種分層次教學的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高校鋼琴教育課堂上學生掌握情況參差不齊的問題,也有效地緩解了高校鋼琴師資力量不足方面的壓力,兩全其美。
三、鋼琴教學分層次教學的原則
(一)因材施教
鋼琴的分層次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決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差異問題,因此因材施教必須是鋼琴分層次教學的首要原則。它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核心思想,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力,保證教學質量使鋼琴的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二)動態發展原則
所謂的鋼琴教學動態發展的原則,最主要是指在鋼琴教學中,及時地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能力進行記錄,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素質并以此來適時地調整不同層次的班組,比如原來因為音樂基礎較好學生確定為高層次的班組學生,如果學習程度較慢而跟不上現有的教學速度,就可以將其調整為低一層次的班級進行學習,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速度的班級學習知識;相反的,當初因為基礎薄弱而被劃分為低層次班級的學生,如果成績提高迅速,可根據該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重新評估,將其調整為高一層次的班級,以此類推。采用這種動態管理的分班模式,可以有效地保證教學質量,讓學生更能客觀地評價自己。讓學生處于適合自己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可以更好地鞏固知識和強化知識的吸收理解。
四、鋼琴分層次教學的實施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鋼琴分層次教學的理念
在學校鋼琴的分層次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起正確的教學理念。首先需要學校的相關領導對于這種全新的鋼琴教學模式予以支持和理解。其次,教師要對鋼琴分層次教學的教學安排和教材選擇工作進行充分的支持。最后,鋼琴教師要充分理解分層次教學所帶來的益處,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擺脫傳統教學所帶來的思維定式,積極的去探討和優化鋼琴的分層次教學。同時,廣大教師還要主動去轉變自身角色,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關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對于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加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力,從而在班級中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二)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鋼琴分層次教學的創新之處在于,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其教學的內容和教學大綱,可以及時靈活的去調整。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討交流學習的知識,并且正確的解答學生在學習工作中產生的疑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鋼琴教學分為三個階段,基礎訓練階段、選修階段和主修階段。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適合于這三個階段學習者的教材,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
五、結語
現在社會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音樂學習者的數量會逐漸增多。為了緩解高校師生比例不協調問題,鋼琴分層次教學應運而生。因材施教是分層次教學的基本準則,因此也完美的符合了課改以學生為本的要求。它的提出有效的解決了上述問題,同時極大的提高了集體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創新和改革,值得高校在音樂教育方面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周魯珺.分層教學法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54):159.
[2]朱旺國.試論中職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方案——分層次教學法[J].快樂閱讀,2016(04):31.
作者簡介:
周季(1989.09-),女,漢族,青州人,助教,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鋼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