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培智語文課堂承擔著培養學生思考和學習能力的重任,但是由于學生的特殊性,導致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難度比較大。為了在培智班級內順利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對教學策略進行不斷探索,結合教學實情逐漸完善教學策略。根據筆者的教學經驗來看,教學時保持內容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通過具體的形象表現出來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再加上創設情景進行練習,可以有效提高培智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小學培智語文課堂作為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的一門課程,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需要精心設計,無論是授課形式還是教學內容,都應該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準來不斷進行調整。筆者將自身多年在特教學校的從業經驗進行了總結,認為在培智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從生活中選擇適當的內容作為教學素材,并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具體說明,最后再讓學生通過鍛煉加深記憶。
把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豐富教學素材
培智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本質上與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遵從這一特點并可以對其加以利用。在展開教學活動之前仔細分析教材內容,并與生活中有關的事情和情景進行關聯,擴充教材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令課堂更加豐富,熟悉的內容或者畫面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好感,有助于教師順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有效進行教學實踐。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簡化語言,避免使用復雜冗長的句子,多采用生活中簡短的對話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并不是難事,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欲望。
例如,當講到家庭成員這部分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理解家庭成員的含義和成員之間的稱呼,我便將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進行了聯系,比如詢問學生的家庭里面都有哪些成員,然后讓他們根據生活中的情景來判斷自己與某位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不再使用概括性的語言去記憶課堂知識,而是可以結合生活中熟悉的情景來了解內容,這不僅將教材內容進行了拓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把抽象化內容作具象化解釋
特教學校內智障學生的理解方式與常人有所區別,他們更傾向于具象化的理解方式,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將抽象化的內容通過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觀察完成學習。相對于純文字,圖片、視頻等是更為具體的表現形式,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利用這些圖片和視頻進行教學。而多媒體作為這些內容的載體可以快速地進行展示,并能利用圖片等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在短時間內快速集中在一起,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教學內容的形式順利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教學生根據句式進行造句時,為了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句式的含義,我在課堂上會采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在講解了句式的基本含義之后,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來讓學生根據看到的畫面進行簡單的造句,在學生能夠理解句式含義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通過自主想象來進行造句。以“誰在做什么”為例子,課堂上一開始我以自身為例造句:“老師在講課”,之后講解了這個句子的含義,然后為了深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了一些表示動作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來造句。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比較集中,學習效果也較好。
創設相關學習情境,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
學習過程中記憶是基本功,學會運用、能夠舉一反三則是學習能力高的一種體現。智障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強,很難根據學習的內容進行創新,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選擇為學生創設情景,令學生可以在情境之中自由地表達自己。但是在創設情景時教師需要注意,情景不應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太遙遠,這樣會造成學生無法成功在腦海中構建出情景,也就實現不了運用所學知識的目的。而且學生在運用的過程中容易產生錯誤,教師需要用溫柔的語言和耐心的指導來鼓勵學生,讓學生可以在面臨挫折時不退縮。
例如,我在課堂上講完了知識點后,會讓學生根據知識點來進行練習,在練習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運用的技巧,我會為其創設相關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在練習的同時鍛煉自身的想象能力。通常創設情景是讓學生回想平時自己的行為和可能會做的事情,然后再組織語言表達出來。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會經常犯錯誤,面對學生的錯誤表達我會用柔和的語言,并且耐心地糾正學生,幫助其掌握正確的運用技巧。經過這樣的教學步驟,學生不僅與我建立起了親密的師生關系,同時也在不斷練習運用中提升了自己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培智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注意觀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結合教學內容不斷調整教學措施,利用熟悉、直觀的教學素材逐漸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配合有效的練習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培智課堂上愉快而充實地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