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尤其講究形體美和書寫藝術。能夠正確書寫漢字是每一個學生的基礎,《語文新課程標準》把寫字當作一個特別重要的任務,每一學段的目標中都對寫字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而現如今,小學寫字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生的寫字不規范、缺少科學系統的教材和專業教師等等,這是我們需要加以重視的問題。
寫字教學的概念界定
寫字不僅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還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體現。寫字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即指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書寫方法和識記漢字的過程,也就是讓學生把字寫對,不寫錯別字和不規范的字,不無中生有地造字;不潦草、不馬虎、不斜視;偏旁部首的位置要恰當,比例要合適,并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逐步達到迅速寫字。
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對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長期以來,由于教育觀念的影響,寫字課沒有被認真地對待,被占用、挪用的現象隨處可見,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開設寫字課,導致教師和家長的觀念出現了誤區,把眼光放在了分數上。于是,在升學的壓力面前,教師只能讓學生死記硬背,完成大量的重復性作業,導致學生的字越寫越差、越寫越快。而且,傳統的寫字教學與現代寫字教學的繼承與發展部分不到位,也導致我們對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相對于古人寫字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等一系列的程序而言,現在的寫字教學已遠遠低于以前的水平,且功利性較強,字的好壞已是無傷大雅的一般技巧,所以不再被重視。
小學語文教師的書寫素養有待提升
目前來看,中小學基本沒有專職的寫字課教師,一般都是由語文教師擔任。教師的字是什么樣,學生的字就是什么樣。調查顯示,80%的語文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寫字教學的指導訓練,更別說有效地指導學生寫字。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往往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收到相應的效果,事倍功半。
小學語文教材的寫字安排有待完善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每個學段的寫字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但這與古代的寫字教學相比較是遠遠趕不上的。即使有相關的教材,教師也只憑借著自己的經驗來教學,隨意性比較大。寫字課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五花八門,時間長了,學生自然會失去興趣,給學生、家長甚至社會造成了“寫字”不重要的錯誤認知。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學怎會激起學生的興趣?所以,寫字教學應該有自己的系統科學的教材。
改善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的策略
提高多方對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統一認識。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寫字教學的重要意義,學校開設、開足寫字課是有必要的,要讓所有學生先把字寫正確、寫規范,打好基礎;其次,多管齊下。讓學生寫一手好字,不僅是語文教師的事情,也是所有教師的責任,同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也很重要。只有教師、學生和家長都認識到了寫字的重要性,學生的書寫能力才有可能真正提高。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寫字素養
學習寫字如同學習習武一樣,若沒有專門的教師和師傅進行指導,即使有所成就,也不會很大。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寫字教師的專業化,讓寫字同英語、普通話一樣,有自己專門的標準,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等級,才能成為寫字教師;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對教師寫字基本功的訓練,提高教師對寫字教學的正確認識,使教師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為學生做出榜樣。
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加強寫字教學,指導學生認真書寫,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教育家洛克也說過:“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良好習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一,培養學生用正確書寫姿勢寫字的習慣。正確的書寫姿勢不僅能規范學生的書寫,而且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只有身正、紙正、筆正,再加胸離桌子一拳、眼睛離本子一尺、紙離筆尖一寸,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才能寫好字;第二,培養學生練字讀帖的習慣。任何事情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而練字的初期便是臨摹大家的字帖,這樣會對規范字形成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做到意在筆端、胸有成竹,養成練字讀帖的習慣;第三,培養學生天天練的習慣。凡是書法名家,都少不了一個持之以恒、勤學苦練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把寫字教學融入各個環節中。如:把習作作業當作練字,把課堂作業、家庭作業當作練字,甚至把觀看名人題寫的對聯當作練字,讓學生無時無處不在練字。
總之,寫字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我們不僅要注意讓學生養成好的寫字習慣,同時也應該全方位地搜集資料,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這樣才能發揮其導向、激勵、調節的功能。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以及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到寫字教學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小學寫字教學的體制和機制,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