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信息技術時代,層出不窮的信息軟件與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也應該主動引入信息技術,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性、信息技術的靈活性來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初中英語的素質化教育改革。本文將從以信息技術創設情境、以信息技術補充資源、以信息技術引導自學三個角度來分析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
在常規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過于看重理論知識的教授,所以選擇在課堂上大量傳授英語語法、詞匯等理論知識,而學生們在繁重的學習壓力與飛快的學習節奏下,也養成了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的不良習慣。但是,新課改認為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所以指出教師應該主動進行英語改革,也明確地將現代信息技術確定為最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之一。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主動整合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以便切實優化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以信息技術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法已經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基本手段,因為英語情境有利于轉換學生的常規思維,使其在特定的英語語境下思考英語知識,便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與英語思維能力。同時,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豐富情境教學的手段與內容,使英語情境變得更加真實、生動,所以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情境,可以有效培養初中生的英語思維。
如在“Western music”一課中,學生需通過本課知識學習西方古典音樂與著名的音樂家知識,而為了讓學生們掌握西方古典樂的樂理特征,我在課堂上利用音樂播放器播放了莫扎特所創作的《安魂曲》《唐璜》和《魔笛》這三首經典的古典樂。在音樂的帶領下,學生們都進入到了音樂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在此基礎上,我簡單介紹了莫扎特及其音樂成就,滲透了背景知識。然后,再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文章對莫扎特的介紹來引導學生學習英語學科中介紹人物的典型寫法,進而通過分析課文中的感嘆句、反義疑問句來總結出本課的重點語法知識。由于在課堂上引入了音樂資料,所以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都比較高,這就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做好了準備。
以信息技術補充資源
在新課改下,教材已經不再是唯一的教學載體,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所有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資源來展開英語教學,不斷豐富與擴充英語學習范圍,使學生們在豐富的課程資源引導下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信息技術可以整合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英語資源,且儲存量很大,幾乎可以滿足初中生的所有英語學習需求。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嘗試以信息技術來補充教材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延展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范圍。
就如在“A famous story”一課中,我鼓勵本班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閱讀《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這個經典的童話故事的完整版,然后總結出文章中所包含的英語語法與新單詞。然后,學生還需寫一篇故事梗概,簡單介紹《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這個童話故事的大致內容。如此一來,學生便可更加充分地了解課文內容,豐富知識儲備。另外,為了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范圍,我還鼓勵初中生在課下主動利用信息技術來展開拓展閱讀,如Snow White、Cinderella、Little Prince等等。待拓展閱讀活動結束之后,便鼓勵本班學生展開英語故事閱讀交流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從而綜合鍛煉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學
將信息技術引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除了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外,還因為信息技術可以給初中生帶來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便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掌握學習的自主權。另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及時與學生展開線上交流,這樣能夠有效補充課堂交流范圍、時間受限的問題,使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中實現同步成長,從整體上提升初中生的英語水平。
就如在“Public holidays”一課中,筆者便鼓勵初中生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調查各國傳統節日的來源、發展、慶祝方式與節日意義,提前積累文化背景知識,為英語閱讀做好準備。然后,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詞與新句型,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來分析連接副詞與詞組的使用方法,嘗試用英語來談論節日。接著,學生要認真記錄自己的自學成果,總結疑難點,并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師、其他同學展開問題探討,通過他人幫助來解決問題。不僅如此,為了切實優化初中生的英語自學效果,我還會主動分享英語課件與英語教學資料,鼓勵初中生在課后主動利用這些資料預習、復習,使學生們在網絡支持下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初中英語教學實現素質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突破口,教師也應該主動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英語課堂結構,構建“線上+線下”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使學生們既能夠掌握英語知識與英語學習方法,也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