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對象及研究方法
調查對象
在山東省東營市初級中學中,抽取師資力量雄厚的、省級規范化標準新建的現代化國辦學校東營區第一中學、墾利區實驗中學、東營市實驗中學3所中學。對三所中學的初中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600人作為調查對象。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專業書籍、體院學報、CNKI、維普以及閱讀大量有關學校體育和高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發展現狀的雜志和書籍,并通過體育期刊網閱讀有關學校體育及高校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和各高校發展現狀的相關文獻。
問卷調查法
針對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進行問卷調查法,2011年1月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問卷6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580份,有效率為96.7%。其中男生300人,女生280人。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軟件處理系統,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運用計算器進行數據分析。
結果與分析
東營市初級中學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態度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中小學生每天應當安排課間操”,所以本文的研究內容不包括課間操的課外體育活動中班級體育鍛煉的部分。旨在了解學生參加除學校硬性規定外的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情況。經過問卷調查與訪問發現東營市初級中學的學生大多還是非常喜歡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高,不過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一些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不想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并且有小部分學生平時基本不參加體育鍛煉。自主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不僅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學習質量,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所以發展學校體育,增強學生的自主課外鍛煉能力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了解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實際情況,對東營市3所初級中學隨機抽取5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共有455名同學喜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占總人數的75.8%。
由此可見,喜歡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數占了絕大部分,反映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水平較高,說明他們對課外體育活動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與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特點是相適應的。另76名同學不愿參加體育活動,男生為10.7%,女生為15.7%。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只有69人,男生為6.2%,女生為9.7%。致使這種男女比例輕微失調的主要原因可能與女學生自身的體質較差,抗疲勞能力低,意志品質較為薄弱,缺乏吃苦耐勞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有一定的關系。
東營市初級中學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
學生們參加體育活動的出發點各有不同,為了了解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本文從鍛煉身體、同學交往、消磨時間、排解壓力、減肥瘦身五個方面設計并向東營市初級中學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發放問卷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男學生課外活動的目的主要為:鍛煉身體與排解壓力。女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主要以減肥瘦身和增強交際為主。因此,東營市初級中學絕大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是積極正確的。
東營市初級中學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頻率與時間
學生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主體,其在活動中的參與率和參與時間直接影響學生體育活動的效果和質量,直接反映在學生通過課外體育活動是否得到應有的體育鍛煉和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上,也直接反映出學生學習和體育鍛煉能否協調發展,相互促進。通過發放問卷以及統計可以看出占比例最大的是每周參加3~4次的學生,不參加人數的比例是最小的。由此表明東營市初級中學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效果是比較成功的,但也有小部分學生一周里從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或只參加1~2次。所以學校還應該采取有效的辦法繼續加強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意識,力爭使每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
建議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課堂上的體育教學之外,學校和教師更應該注重課外的體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升學生的體育參與度,讓每一位學生都體會到體育鍛煉所帶來的樂趣。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家長也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課外體育活動,而不是對學生進行打壓束縛。做到“勞逸結合”,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另外多渠道改善學校體育的環境,添置體育器材。根據當前現狀,學校應加大學校體育方面的投資與建設,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鍛煉、終身鍛煉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