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師應對多樣化數學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探索,以符合新課改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新要求,只有將多樣化教學模式靈活地應用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才能讓小學數學課程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從而極大地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和動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將多樣化教學模式的研究當作其重要的教學任務。本文就是結合筆者自身多年來的數學教學經驗,對多樣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具體應用和重要意義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如今,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機械式教學,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顯得十分消極、被動,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十分低下,只會接收教師給他們傳授的課本上僅有的數學知識,這就導致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低效性和無效性現象時有發生。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并將多樣化教學模式更好地進行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探究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理念下以自身為中心的死板教學模式,變為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以積極探究的方式學習數學這門學科。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親身體驗的參與感,能夠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
例如,在向學生講《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節內容時,我先將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寫到黑板上:第一,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與聯系。第三,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過程。第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公式推導。然后,鼓勵學生根據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行自主探究,在各自的小組中展開思考和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如此,我通過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本節課的課堂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促使學生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相關的數學內容,使其對二者的周長計算公式有了一個很好的掌握,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直觀式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興起和應用,給各學科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將這一現代化教學工具應用于數學教學中,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直觀,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了一場視、聽覺盛宴,學生能受到極大的感染,從而對數學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運用直觀式教學模式,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例如,在向學生講授《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一節內容時,我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了相關的flash動畫,將圖形進行平移、旋轉,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看到圖形平移和旋轉的過程,待學生觀看完flash動畫后,緊接著,我利用PPT向學生展示了幾張“軸對稱”圖形的照片,如,“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等,鼓勵學生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讓學生清楚地看到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如此,我通過運用直觀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過程,促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有了一個很好的把握,從而使學生更直觀地學習了本節課的數學內容,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這部分數學知識的理解。
實踐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在很多學生眼里,高分是學好數學學科的唯一標準,不可否認,考取一個好的分數,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學生對數學某一特定的知識點的把握是相對牢固的。但是,學好數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這就需要學生在平時將課上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應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實踐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擁有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例如,在學生學習完《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內容后,我讓學生回家對各類家庭支出做一個調查,如,買衣服占了總支出的20%;生活用品占了30%;旅游占了5%等等,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完畢后,讓學生根據課上所學的與“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相關的數學知識,來制作相對應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如此,我通過運用實踐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這部分的數學理論知識有了一個整體上的把握,促使學生學會了制作相關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結語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應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地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多樣化教學模式,并將其進行靈活運用,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鼓勵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身于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來,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