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于教育事業給予了大力支持,頒布的很多政策都是為了對國內教育行業的高速發展進行維持。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亦是如此,教師需順應時代整體發展,突破過去的教學形式,借助恰當手段實施教學活動。在此發展過程之中,對合作學習這種模式進行運用可以起到顯著效果,并且對現有教學手段進行創新。
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途徑
領悟合作學習核心,努力營造小組學習良好氛圍
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實施小組教學期間,需對合作學習具有的實質進行了解。在備課及授課期間,對小組這個學習單位進行充分考慮,使得教學設計可以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保持契合。進行課堂提問期間,教師需盡可能地讓問題帶有合作性、建議性以及針對性,直面小組提出問題,進而引導組內成員展開合作討論,對合作學習的相應作用進行發揮,從而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面的主動權。
當課上合作學習這一氛圍建立起來之后,學生學習方面的積極性就會得到較大提升。所以,數學課上,教師需領悟合作學習的核心,努力營造小組學習的良好氛圍。
加強方法指導,對學生的合作技能加以培養
如果教師所用教學方法非常恰當,就可以使得小組合作達到預習效果。因此,進行合作學習期間CR1lqDR8WvMbnoxpG24LBetZgzd1GPcafG/9gBS0j4k=,教師需增強對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的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斷進行培養。數學課上,教師需引導學生展開交流以及探討,使其不斷發散思維,增強合作,重視多方面的溝通。同時,數學教師還需對學生的思想動向進行及時了解,對其觀察、思考以及表達方面的綜合能力加以培養。針對合作方法,數學教師需引導學生用對方的視角來考慮問題,使學生學會尊重他人想法,做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對合作學習方面的基本原則加以把握
實施合作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需對合作性這一基本原則進行貫徹,同時在對問題加以選擇之時,盡量選擇一些適合學生一起完成的問題,并且在組內進行恰當的合作分工,使得學生具有的特長得以發揮。除此之外,進行合作學習期間,教師還需讓數學問題帶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講授“乘法”知識時,教師可組織各小組玩“敲7”游戲,看哪個小組出現的錯誤最少,這樣便可讓學生對數學充滿學習興趣。
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評價標準
通過科學評價標準,建立學習方面評價機制
對科學特征的評價標準進行編制是調動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興趣動源,同時也是合理建立學習方面評價機制的重要依據。一般來說,合作學習具有的性質不同,所設的評價標準也不同,但相應的評價標準并無太大差異,其基本上包含兩個部分,即自評及小組評價。為了體現學生具有的主體性,評價需以自評為主,把小組評價當作輔助,提倡組內成員將相互評分和教師評分進行結合。同時,成績評定可分成甲級、乙級、丙級、丁級,組內成員成績可由小組成績、教師點評、組員評價構成,其中所占比例可以以不同學習性質為依據進行適當調整。
對主觀及客觀要求進行整合,建立學習方面評價機制
一般來說,學生在性格愛好、學習能力方面全都存在差異,所以在合作學習具體效果評價這一環節之中,多數學困生雖然在合作學習期間很努力,然而并未取得較好成績,但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卻能輕松地得到預期成效。因此,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若想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不能單純根據學生最終成果加以評價,合作過程通常比結果更加重要,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升學困生的數學興趣,同時不會讓學優生滋生驕傲心理。例如,講授“圓的周長及面積”時,數學教師可給每組學生布置一個“怎樣對圓的周長進行探究”的課題。在這期間,學優生會說出:“把一根線圍繞一個圓一周,并且將多余長度減去,剩下部分便為圓的周長。”而學困生會說:“將圓形紙片放到直尺上進行滾動,滾動一周便可直接測量圓的周長。”盡管學困生的方法得到的結果和圓的真實周長存在較大誤差,然而教師進行評分之時,可給其評為“優秀”,同時給該組成員一朵小紅花,以示鼓勵。
進行多元評價,建立合理評價目標
數學課上,在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之時,教師需根據組間有別、組內同質這一原則進行分組,但是,各組最終學習成果依然會存在差異。對此,教師需積極走進各組,及時發現小組合作期間及合作成果方面的突出點,及時對其進行專門性的獎勵,進而實現激發學生進行深入學習、增強學生合作精神以及競爭意識這一目標。同時,教師在建立評價目標之時,需將多元化這一思想進行融入,這樣才可以保證評價機制具有科學性以及完整性。
結語
綜上可知,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模式可以對教師教學起到協助作用,進而使教師在教學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數學課上,教師需領悟合作學習的核心,努力營造小組學習的良好氛圍,加強方法指導,對學生的合作技能加以培養,并且對合作學習方面的基本原則加以把握。此外,數學教師需通過科學的評價標準、對主觀及客觀要求進行整合以及多樣評價這些方式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以及目標,進而促使數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