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逐漸普及,成為我國現代素質教育的趨勢,為教師課堂教學提供了助力,減輕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壓力,更加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和支持,在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
多媒體技術作為我國中小學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普及程度最高,教師應用起來也最容易,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形象直觀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加強師生課堂互動,以營造課堂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幫助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因此,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文字或者視頻的方式,幫助教師進行課堂導入,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深入了解,從而通過形象生動的問題講解和闡述,提高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程度,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從而使得學生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認識鐘表》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鐘表的相關圖片,開展課堂導入環節,幫助學生認識鐘表的不同形態,加強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認知,使得學生課堂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受教師課堂形式化教學的影響,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這些的圖片中,哪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鐘表?大家仔細觀察一下,每個鐘表中分別有幾根指針?這些指針的長短、粗細、轉動快慢等有何特征?” 類似這些問題的引導,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所教課堂知識的鋪墊和引導,盡快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學習當中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動態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鐘表指針的認識,幫助學生進行仔細觀察,進而總結相關規律和特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
利用計算機技術,加強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和基礎,教師課堂進度不必太快,這就給予教師更多的教學發展空間,通過多元化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知識探索活動,從而踐行“學生是課堂學習主導者”的教學理念,迎合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集體活動的性格特點,以提高學生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率,加強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為學生展示數學知識中的相關規律,提高學生對于陌生事物的認知和理解,使得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加全面,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教師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觀察物體》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通過三維立體圖制作軟件,引導學生在觀察物體相關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三維立體圖的觀察,并且從多角度、更加全面地進行物體形態的認知和理解,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理解程度。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物體時,多以正面、側面和反面三個角度進行觀察,其主要針對的是一些比較簡單的立方體,而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圖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從更加廣泛的角度進行觀察,使得學生明確自己所學課堂知識的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和理解程度,進而加強教師課堂教學趣味性,集中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
利用網絡技術,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
在如今的網絡信息技術時代,師生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聯系工具也更多,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學習,還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在課后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和復習,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程序化、學習流程全面化,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更加便捷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進而起到引導、指揮和監督的作用,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面積》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并且時刻了解和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監督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適當的指導和提示,幫助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比如,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任務:“我們每個人家里面都有屬于自己的書桌,書桌形狀不同,大小也不同,同學們可以選擇適當的測量工具,選擇合適的單位,對書桌橫截面的邊長進行測量,列出書桌橫截面的面積計算公式。”以此幫助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內容的復習和實踐,檢驗學生課堂學習成果。
結語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合理利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水平的提高,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和好奇心,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有效性和學生課堂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