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漢字文化的傳承,加緊對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識字教學工作尤為重要。漢字的學習不僅是學生掌握語文其他方面知識內容的重要前提,也是確保其語文知識涵養提升的基礎條件,因此,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摒棄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采用情境化教學手段,向學生講述語文識字方面的學習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推動語文教學事業進一步的發展,進而為學生后期的語文閱讀及書面表達等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情境化課堂對識字教學的意義
情境化課堂,就是教育工作者通過模擬一定的情境,然后在情境中以一定的形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虛擬重建的情境環境中對相關學科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情境化課堂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激發學生興趣、降低學習難度、有助于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小學語文情景化的識字教學方式
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優秀的模擬情境
傳統識字教學過程中,抄寫、聽寫等是教師通常應用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降低了學生對識字課程內容的學習興趣,還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從而導致漢字機械化記憶現象屢見不鮮,進而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隨著現階段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語文教育工作者不僅可以借助優秀的多媒體素材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然后教師通過模擬出的情境,讓學生自己在模擬的情感環境當中進行識字教學的內容,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將學生的關注點集中到教學過程中,從而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秋天的圖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課后生字時,可以先通過讓學生自己查閱的方式,給生字進行拼音的標注,然后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秋天的景象,讓學生近距離感受秋天的景象,通過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度,保障其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還能將生詞引入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對生詞進行聯想,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初始時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度較低,為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對于生詞的積累,確保了識字教學的教學效率。
在進行識字教學過程中,為了豐富學生的識字量,教師可通過不同的活動形式,創建一些情境,例如可采取組織學生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故事,然后在學生講故事時,將一些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生字記錄在黑板上,最后學生講完故事后,教師可借助故事對生字進行講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還助于學生識字量的積累。
除此之外,知識競賽的活動形式也是小學階段教育工作者通常采取的教學活動形式,例如教師可以將全班同學劃分不同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們自己思考一些關于“花”“雨”“鳥”的詞匯,詞匯量最多、準確度最高的小組會獲得一定的獎勵。通過這種方式,能調動學生的參與度,還能促進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生字的欲望,感受識字趣味性,增強學生對生字的印象,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進行有效的情景評價
在進行識字教學過程中,為確保情境化教學作用最大程度發揮,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識字情景評價工作尤為重要。因此在進行課堂識字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應該嚴格規范學生對于生字的筆畫順序,從而保障學生能夠將生字一筆一畫地寫出來,對筆畫書寫正確的學生教師應該采取適當的獎勵,反之學生如果寫錯或者順序不對,教師也需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杜絕呵斥、批評學生等狀況的發生,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識字的自信心,使學生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結語
總而言之,為提高小學階段教育工作者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后期語文閱讀和書面表達等學習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采取情景化課堂的教學方式是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符合此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同時還為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情境化課堂的具體的構建方式主要包括利用多媒體來進行相關的模擬,結合實際的生活內容以及具體教學的內容進行創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