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而在中小學教育工作中信息技術也發揮著較大的作用,使得學校管理實現現代化、規范化、科學化。筆者是一名負責學校信息技術的職工,在任職期間感受到了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所發揮的優勢,本文針對當前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此來提高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有效性。
當前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信息技術具備著較多的優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為教師教學工作提供便利性,但是當前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還存在以下問題:部分中小學校的計算機設備較為落后,存在多人使用一臺計算機設備的情況,并且學生應用信息技術意識較差,無法正確應用信息技術;在學生應用信息技術期間,缺少“人文關懷”,學生沒有利用信息技術去學習,而是去娛樂;部分教師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便利性,習慣把信息技術作為主要教學工具,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這樣也無法把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最后是中小學校領導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教育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對信息技術缺乏重視,導致各學科教師缺乏相應的信息技術素養。
提高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有效性的方法
增強學生對計算機信息設備的工具性認知
當前信息技術擁有較強的便利性,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中都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但是對于中小學生來講,只有部分學生能夠主動地使用計算機設備,而很多學生完全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便利性,甚至由于不會正確使用計算機而產生嚴重的恐懼感,所以增強學生對計算機信息設備的工具性認知很有必要。學校要引導學生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設備,并且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例如,通過互聯網鞏固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點,瀏覽一些時事新聞,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除了開展專門的信息技術課程,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其他相關學科課程來展開信息技術教育工作,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與信息渠道,為日后的學習奠定穩固的基礎。
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信息技術硬件配置現狀
當前我國中小學計算機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有限,在很多學校可以看到多名同學使用一臺計算機的情況,所以要不斷地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信息技術硬件配置現狀。借鑒國外的信息技術教育發展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中小學信息技術硬件配置現狀:首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與政府要結合自身財力情況,定期安排專項經費投入信息技術教育;其次,政府部門要設定相應的法規制度,對學校購買計算機提供優惠價,以此來提中小學校使用與購買計算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教育工作中的實用性與重要性。最后,要定期開展舊計算機的捐贈、維修、回收試點工作,把修理、回收的計算機捐贈給貧困山區的中小學校。
注重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當前還有很多中小學生不會使用計算機設備,或者說不擅長正確使用計算機設備,而各科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中小學校要注重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樣既能夠讓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把其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也能夠讓教師正確地指導學生使用計算機,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寬自身知識面。結合國內外文獻,要想加強對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工作,需要開展多方位的資金投入,例如,通過教研室、師范院校、信息技術教育中心、教師進修學校、教育學員、各級培訓中心等,讓教師接受信息技術培訓,其次,需要選定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還要結合信息技術在各個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來展開培訓,消除信息技術難以深入學科、深入課堂的瓶頸問題。
加強教育信息資源的利用、管理、開發工作
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較大的便利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所以加強教育信息資源的利用、管理、開發工作很有必要。教育信息資源現代化功能能夠讓各科教師獲得豐富的教學信息,提升自我專業教學技能,為教師的科研工作創造基礎條件,其次還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聽各個地區優秀教師授課,從而縮小地區之間的教學差異。在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要不斷地加強教育信息網絡化建設,引導軟件開發由應試型轉變為模擬性、資料型、工具型、智能型、檢索型、開放型,其次還要強化服務意識,鼓勵學生、教師、學校積極應用教育信息資源,開展豐富的學習、教育活動,防止出現資源浪費、重復建設的情況。
結語
總之,信息技術在中小學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要加強對計算機設備的投入工作,引入一些高新的信息技術,提升教師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其次,政府也要從經費以及政策上加強鼓勵與支持,促進中小學信息化教育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