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有著非凡的意義。生命是教育的基礎,幼兒的生命是學前教育的源頭,是生命發展的初級階段。因此,學前教育應首先關注幼兒的生活。兒童生命教育奠定了兒童幸福生活的基礎,對兒童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學齡前兒童的思想還不成熟,幼兒的生命教育應該在教學和生活中得到實施。因此,學前教育要遵循兒童生命發展的內在邏輯,在尊重孩子的意愿、能力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尊重和珍惜生命,使兒童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輕松、快樂地感受生命的意義。
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
生命教育使幼兒能夠正確認識自己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開始關注他們的存在。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可以讓幼兒認識到生命的存在和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價值,并尊重他人和自然的生命,努力關愛自己、他人和世界。
鍛煉幼兒表達情感、善于交往的能力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小分子,誰都無法脫離社會獨立生存。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可以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學會洞察其他幼兒的情緒變化,從而掌握與其他幼兒交往的技巧。
鼓勵幼兒養成堅強的意志,積極生活
幼兒在家里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蠻橫、驕縱、自私、霸道是幼兒普遍存在的性格,其受挫能力極其低下。因此,要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讓幼兒在面臨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時能有相應的準備、良好的受挫能力和應對方法,避免走上極端的道路。
生命教育教會幼兒學會生存
通過生命教育來讓幼兒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從而為今后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奠定基礎,引導幼兒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真正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
如何為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創設良好的外在條件
對幼兒教師開展生命教育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成功教育幼兒的前提是自己先對所要教授的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做到內化吸收。所以,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之前,首先要對幼兒園教師開展生命教育,讓教師了解生命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只有教師真正認識、理解了幼兒生命教育,才能給幼兒更好的體驗。
幫助家長了解生命教育
家長是幼兒教師教育幼兒的有效協助者,是家園共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讓家長明白生命教育的價值,不僅可以調動家長支持幼兒教師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還可以讓幼兒在家里也能接觸到生命教育,從而讓家長和幼兒園結成隊伍,形成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的通道,讓幼兒每時每刻都能接觸到生命教育。
在社會建立生命教育的氛圍
社會是我們共同存在的空間,它的大方向必將影響每一個存在其中的人。在社會建立生命教育的氛圍,使孩子每天接觸的人和事都是生命教育的榜樣,這樣一來,孩子的生命觀就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幼兒生命教育的順利進行就得到了保障。
在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
讓幼兒認識生命,了解生命誕生的艱辛,感恩家人
通過播放生命的形成和誕生整個過程的視頻,讓幼兒認識生命并了解生命。在半日家長開放日時,請家長講述生產時的痛苦與艱辛,從而讓幼兒初步認識生命,了解生命延續的不容易,感恩父母生養之恩和爺爺奶奶呵護之恩等。
讓幼兒尊重、珍愛自己的生命
讓幼兒說出自己的優點、理想以及以后能為國家和家人奉獻什么。讓孩子在講述中了解自己的價值及存在的意義,了解自己的不可缺少性,從而讓幼兒學會珍愛自己的生命。
讓孩子學習自我保護,勇敢面對挑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康領域指出:“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币虼?,我們要緊抓幼兒園的日常規則,如下樓梯排隊走、玩滑梯不推擠、防災減災逃生演習等,讓幼兒學會在幼兒園里保護自己和他人。通過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明白不跟陌生人走,懂得保護自己隱私的重要性,知道當別人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時,要勇敢面對危險,學會保護自己,機智脫困。
結語
總之,進行生命教育最佳的啟蒙時間就是學前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讓兒童樹立健康的生命觀,讓兒童懂得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從而心懷感恩地珍惜愛護一切生命,以健康的心態對待自己與他人,從容地面對缺失和不幸,永遠保持樂觀積極的生命態度。學齡前是孩子們特殊的人生階段,越早對幼兒進行生命教育,就越能防止悲劇的發生,為其一生奠定積極的人生態度,讓生命如陽光般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