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幼兒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他們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形成階段。現(xiàn)階段,幼兒園有一部分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陪伴他們,這對他們的教育和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幼兒園應該定期召開家長會,加強家長的教育責任;組織各種親子活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引導幼兒主動與父母溝通,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幼兒園留守幼兒教育的現(xiàn)狀
自理能力欠缺,心理問題增多
由于留守兒童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的日常生活大多被祖父母包辦代替,這就導致他們的自我服務意識和自理能力較弱,當他們與同齡小伙伴相處時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由于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因此大多數留守兒童不僅動手能力較差,而且容易變得自私冷漠,對家人缺乏應有的感恩之心。
祖輩監(jiān)護不利,教育觀念落后
由于祖輩年齡偏大、精力不濟,再加上身體健康狀況問題,很多老人并沒有能力承擔監(jiān)護幼兒的重任。比如,幼兒正處于愛玩、愛問的年齡段,但面對幼兒的“十萬個為什么”時,一部分老人很難給予恰當的回應,從而容易抑制幼兒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又如,有的老人對幼兒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只要不耽誤手中的事情,幼兒自己愛怎么玩就怎么玩,因此,幼兒的安全出現(xiàn)了很大的隱患。很多祖輩由于自身不識字或者是受“讀書無用論”觀念的影響,他們并不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從而使幼兒錯過了很多智力開發(fā)的關鍵時刻。
缺乏父母引導,行為習慣不良
由于留守幼兒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缺乏父母的直接教育和指導,從而容易導致在與人交往中缺乏應有的文明禮貌,在行為習慣方面出現(xiàn)了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幼兒園留守幼兒教育問題的應對之策
借助過集體生日,每月召開家長會
對于在每月的哪一天開家長會以及如何使每一次的家長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我們做足了功課。比如,我園有一項每月給留守幼兒集體過生日的活動,我們往往會在這一天召開家長會。在過集體生日時,留守幼兒不但能一起吃蛋糕,還能一起接受來自父母的祝福。這樣的活動不僅增加了親子感情,使留守幼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和溫暖,使這些平常性格乖張的孩子懂事了許多,也越來越遵守紀律、服從管理,還能讓父母深受教育,從而更加懂得關心和陪伴對孩子是多么重要。
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由于長期與父母處于分離狀態(tài),因此很多孩子與父母的交流變少,也很難及時得到父母的鼓勵,從而與父母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為了增加親子之間共同游戲玩耍的機會,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我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如在一次草莓采摘的活動中,幼兒王XX的媽媽從外地趕回來參加這次親子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平常沉默寡言的王XX顯得異常興奮和活躍,他不停地跟媽媽說話:“媽媽,你看,這顆草莓是紅色的。”“你能分清顏色了,真棒!”“媽媽,你想不想吃?給你。”“會關心媽媽了,你真是長大了。”在面對面的交流中,留守幼兒們得到了來自父母的贊揚,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關注,因此在親子活動中,他們變得特別活躍,都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而孩子們如此優(yōu)秀也讓父母們倍感欣慰。試問,還有哪一種活動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我們希望各種有益的親子活動能繼續(xù)為父母提供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希望每次親子活動都能助力留守幼兒的健康成長。
開通“親情電話”,傳遞溫暖關懷
大多數時候,留守幼兒都無法與父母實現(xiàn)面對面的溝通。那么,如何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使父母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使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從而健康成長呢?
隨著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很多家長都擁有了手機等現(xiàn)代通信設備。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園開通了“親情電話”,不定期開通溝通熱線,讓留守幼兒和父母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溝通交流,在這個時候,留守幼兒可以把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向父母傾訴,父母可以通過溝通來了解孩子的現(xiàn)狀并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這種形式有利于增加親子感情,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有利于解決在外務工的父母的后顧之憂,一舉多得。
夜晚,很多留守兒童是伴著電話中爸爸的聲音入睡的,很多留守兒童是抱著媽媽的睡衣入睡的,孩子們對父母的愛是多么渴望啊!然而,他們曾經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地“像野草一樣成長”。隨著國家對留守兒童問題的關注,無論是政府機構還是公益組織,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都越來越多。我們雖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但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盡快為留守兒童建造一個溫暖的港灣,給予他們溫柔的陪伴,使幼小的他們重拾信心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