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同時也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使用最廣的語言,隨著我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在國際的舞臺上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因此,英語學習對于國人來說就成了一項十分必要的課程。近些年,教育界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的重要性,所以將英語課程納入了小學的教學范圍,以此來進一步促進英語在我國的普及和發展。本文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為題,對小學的英語教學進行了如下的總結歸納。
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口語的表達應用能力代表學生們英語學習最基本的一項技能之一,是促進學生們進一步深入學習和掌握英語的關鍵技能。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天性愛玩,對于一切知識的學習全憑自己的主觀興趣,因此,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們的這一特點,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為切入點,逐步培養學生們的口語表達習慣,積極構建有利于學生們進行口語表達練習的平臺,從而幫助學生們有效提高自身對英語口語表達的能力。
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口語表達積極性
孔子說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促進人們積極學習最主要的動力來源。因此,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若想達到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目的,首先要從激發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表達興趣開始,學生們一旦對此有了足夠的興趣,積極性便能夠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從而為課堂的教學目標提供重要的保障。
例如,在教學“My family”一節相關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并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This is my family、mom、friend和Who’s that man、woman、boy、girl及回答He/She is等句型進行口語表達,我便引導學生通過談自己的家庭以及利用學生對父母及朋友熱愛之情的表達欲望進行了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對于運用英語口語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充滿了興趣,表現了積極參與的熱情,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們運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體驗,為進一步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培養習慣,促進學生口語表達信心
英語作為學生們的“第二語言”,在運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緊張、害怕犯錯的心理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從而使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大打折扣,阻礙了課堂進一步的教學。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從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習慣著手,學生們一旦對此形成了日常習慣,緊張、害怕犯錯等心理現象會自然而然地得到消除,同時,學生在表達過程中的自信心也能夠得到極大的增強,為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
例如,在教學“I like dogs”一節的相關內容時,學生們初步學習和掌握了I like…… I don’t like……Do you like……以及回答了Yes, I do./No, I don’t等句型,我便利用這些句型在課堂的教學中進行了相關的設計,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們運用這些句型進行口語表達的習慣。如:在課堂教學中,我會刻意創設一些與此相關的對話內容,并向學生們提問:“Do you like……?”提問的內容可以由教材中提到的八種動物擴展成任意一種內容,從而拓展學生們的回答范圍和形式。比如,當學生們餓了,我便問學生:“Do you like a bread or milk?”此時學生們可以據此做出選擇性的回答,形式也因此變得豐富起來。諸如此類,在平時的教學中,這種形式能夠很好地培養起學生們運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習慣,為增強學生們的信心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構建平臺,加強學生口語表達訓練
任何形式的學習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平臺作為支撐,才能夠使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也是一樣,在課堂的教學中,我們需要針對這一教學目標為學生們構建相應的平臺,幫助學生們在有利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中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口語表達的課堂學習中,從而大大提升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Whose dress is this”一節相關內容時,學生們學習了Whose……is this/that、Whose……are these/those、They're my father's等句型,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們能夠熟練地運用這些句型進行口語表達的能力,我便構建了如下的教學情境來對學生們進行引導。如: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尋物啟事”的相關情境,依次對這些句型的運用展開了訓練,并在此過程中組織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們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加強自身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經過這一平臺的設定,學生們對于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有了相對應的“用武之地”,課堂中口語練習的氛圍也逐漸濃厚了起來,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們口語訓練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對于小學階段的英語口語表達的教學,我們應當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特點入手,采用引導性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促使學生們能夠自覺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