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業,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在課下獨立完成的一種學習活動,它既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課堂教與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但就目前的家庭作業布置現狀來看,很多作業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和作用,卻成為學生的負擔,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身心健康。本文簡單分析了當前在家庭作業布置上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了一些解決的策略,幫助提升小學生家庭作業的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中存在的問題
家庭作業內容機械重復
就作業內容的機械重復來說,小學低年級階段表現得最為明顯。就語文科目來說,教師布置的作業多半都是抄寫生字,一寫就是好幾十遍,這樣機械重復的作業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僅沒有什么教學作用和意義,而且這種抄寫的形式也不被小學生所喜愛,學生以應付差事的心理來完成作業,效果可想而知。
家庭作業形式單一枯燥
低年級的抄寫作業形式單一,這是因為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接觸的知識少,無法布置更多形式的作業。在稍高年級一點之后,學生接觸了更多內容的知識,形式應該更加多樣化一些。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就拿數學科目來說,學生依舊是在“題海戰術”中辛苦“跋涉”,算不完的一道道題,做不到頭的一張張卷,這種單一、枯燥的作業形式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自然也不會高,作業效果平平。
附加家庭作業紛繁復雜
在當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各位家長的座右銘,學生的家庭作業除了課堂上教師布置的之外,還有來自家長的“補給”。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讓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在國家呼吁“減負”的時期,教師逐漸減少家庭作業,而家長卻把這些“多余”的時間統統利用了起來。有給學生報各種輔導班的,與學習相關的,如英語、口算、心算;與技能相關的,鋼琴、跳舞、跆拳道。孩子一放學就要去另外的教育機構補課,回家便要完成教師的作業,有些家長甚至還會給孩子“附加題”,買來各種試卷、參考書讓孩子練習。在復雜的附加家庭作業下,學生疲憊不堪,家長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卻絲毫不敢放松,他們認為如果現在孩子不吃苦,今后如何與人競爭,孩子始終無法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
家庭作業認識存在偏頗
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對于家庭布置的認識都存在一定的偏頗。相信很多家長都是這樣,一看學生在家里沒有動筆,就會說:“老師今天沒有留作業嗎?怎么看不到你寫作業。”在多數人看來,只有書面作業是作業,其他的作業則不是作業。尤其是素質教育之后,要求給學生“減負”,不布置書面的作業。在沒有書面作業之后,家長和孩子都感覺無所事事,很多孩子就開始在家里看電視、玩游戲或者在外面和同學玩耍。
改善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的策略
明確家庭作業布置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自律能力差,他們還不能合理地控制自己、分配時間、計劃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做好引導和監督的工作。家庭作業就是對于教師“鞭長莫及”的地方放置的“指揮棒”,既能有效補充、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又能為學生的課下學習指明方向,避免學生回家后無所事事,甚至沾染一些惡習。教師要認識到家庭作用的重要性,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并實施適時的引導,教給學生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分配課余時間,從而更加高效省時地完成作業。比如,相較于書面作業來說,教師可以多設置一些探索性、發現性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走進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讓學生走進社會,了解世間百態,感受、評判善惡,學習感恩。對于這些體驗,學生很難在書本上獲得,亟待課后的補充,教師布置類似的作業才能彰顯家庭作業的重要性和意義。
正確、合理地布置家庭作業
家庭作業是教師設計的,由學生在家里完成的一種學習任務。首先,家庭作業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對于鞏固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習本身的需要,布置一些針對性強、靈活多變的家庭作業,讓學生對家庭作業充滿興趣。
幫助家長正確認識家庭作業
教育不是學校或者教師一個人的事情,在學校執行減負提質的同時,也應該讓家長清楚地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布置家庭作業也應該取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同,不要一邊減、一邊加,一邊素質教育、一邊應試教育。只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能夠順利進行。
結語
總之,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小學生家庭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地設計和布置家庭作業,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小學這個起跑線上學得豐富、學得快樂、學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