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總體上看,不少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偏低,口算速度緩慢,對于計算練習缺乏必要的興趣,計算錯誤率較高。對此,教師應該從多種角度培養學生對計算練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文章舉例分析了當前如何提高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并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五年級學生;計算能力;興趣;習慣;口算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計算練習題,和四年級的教材相比,五年級的數學習題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更廣泛,難度也有所提高,學生在做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正確率偏低和計算速度緩慢等問題,長期持續下去,必然會消磨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重視調整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指導學生堅持練習口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要使教育教學活動更加具有實效性,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五年級數學教材中的計算習題比低年級階段更上了一個臺階,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都更為復雜,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起來難度更大一些,更易產生畏懼和厭倦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若教師能夠有效地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開展數學計算教學活動,則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其次,數學計算教學非常講究邏輯思維,因而數學計算訓練也具有嚴密性,教學的導入環節一定要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才能確保整節課高效開展。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數學習題計算教學課程的導入,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有一個好的開端和學習氛圍。例如在講解“四則運算”時,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整理數學概念和公式,輔助學生掌握計算技巧,然后再導入習題,讓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對學生的計算結果予以應有的贊揚和鼓勵,這樣有助于保持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和動力。
再次,教師應該在數學計算教學中適當穿插生活現實問題,使計算教學生活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活躍數學課堂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靈活地利用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重新編排或組合教材內容,在此過程中引入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計算練習的興趣。具體地說,教師可以對原題的背景和數據做適當的調整,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實際的問題來代替。以教材中關于“列方程解一般應用題”的題目為例,對其中兩題進行改編并串聯成一個超市購物的場景,借助課件形式呈現給學生:“周末大清早,小軍帶著媽媽給的錢來超市買東西。開始,小軍買了3瓶牛奶,每瓶牛奶5.2元,還剩下12元錢。想一想,小軍帶了多少錢?后來,小軍又用剩下的錢買了2節7號電池,找回了0.8元。每節7號電池多少錢?”這樣一來,便拉近了數學計算問題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對題目產生親切感,從而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練習的興趣。
另外,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原則開展數學計算教學,定期為學生組織小組合作活動,使數學課堂氛圍活躍起來,以此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具體來說,教師在數學計算教學中要著重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對于計算問題的看法,并通過與同學之間的探索討論,針對問題達成一致的意見。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在開展合作活動前,教師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再針對重難點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與合作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并針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補充完善,加以歸納和總結,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計算的學習興趣。
口算是數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口算練習有助于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和較強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注意對口算練習常抓不懈,定期開展口算活動。例如在講解混合運算時,讓學生參與“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游戲,在活動中,教師首先出示數字卡片3、0、4、8,提問學生能否用其中的三個數字組成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題目;然后板書算式48-3、38-4、84-3等,提問學生以上算式有什么不同;接著提問學生在以上算式中哪些已經學過,譬如30-8、34-8、43-8這樣的算式是否會算;最后,教師揭題,形象地展現“退一作十”的過程。這樣層層深入,使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使學生對口算練習的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
其次,教師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學生嚴密的數學思維,從而有效強化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具體來說,要做好五步工作。
其一,教師要緊緊圍繞《數學新課標》的具體目標和要求來選取和設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內容,并適當地進行口算活動的調整和延伸,以保證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效果。
其二,教師要遵循新課改中“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來選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科學方法,重視差異化的培養方法,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其三,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來規范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評價標準,采取表揚和鼓勵的方式,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過程與過程性評價機制有效地融合起來。
其四,教師要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理論必須作用于實踐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這個道理。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進行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根據培養方案,結合學生當前的知識與應用的掌握程度設計口算書面作業與合理的實踐活動,使理論與實踐能更緊密地聯系起來,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其五,教師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是一時的任務,也不會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一方面,教師需要在充分挖掘教材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整合,形成較為系統的數學思維培養內容;另一方面,教師要依據層層深入的原則來制定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數學思維培養方案,運用情景教學和合作學習等方式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得到數學思維能力的鍛煉。而且,教師應重視將計算能力訓練和數學創新思維培養相融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適當地穿插一些開放性與探索性的問題,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探索簡便的運算方法,使學生在觀察、討論、分析、交流、歸納、總結的一系列探究活動中更全面地認識并更深刻地理解數學公式的由來和形成,更好地解決實際遇到的數學計算問題,認真探索口算規則,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復習課對數學計算方法進行歸納與總結,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口算規則與計算步驟。復習課是將知識系統化的過程,也是傳遞計算方法的有利時機,教師可以通過對所學知識整理歸納,將理論知識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使學生在認識計算規律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其本質。
綜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教師要做好四步工作。第一,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先判斷習題中的一級運算與二級運算,畫出重點數字符號;接著,判斷計算秩序,秉承“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規則;然后,歸納口算內容、筆算內容和簡便運算內容;最后,用筆計算。第二,引導學生養成計算并驗算的良好習慣。部分學生在計算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惑,所以會產生負面情緒,學習信心隨之減退。對此,教師應該告知學生在計算過程中要有耐心,勿急躁,可以先在草稿紙上認真做好每一步計算,思考驗算問題,用驗算來檢查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第三,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檢驗習慣。五年級數學習題量很大,學生難免會因為急于完成作業而粗心大意以至于出現計算錯誤。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檢查每一步計算結果,查看數字、符號抄寫是否正確,避免因為粗心而出錯。第四,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練習估算的習慣。在進行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計最終的結果,然后結合系統運算予以估算,判斷初期估算是否合理,最后再進行精確筆算,這樣能夠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總而言之,要想全面提高五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教師應重視調整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手段,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開展數學計算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利用情境教學模式進行數學習題計算教學課程的導入,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數學計算教學有一個好的開端和學習氛圍;在數學計算教學中適當穿插生活現實問題,使計算教學生活化,活躍數學課堂氛圍;充分利用復習課對數學計算方法進行歸納與總結,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口算規則與計算步驟;指導學生堅持練習口算能力,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和精確的計算能力;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計算習慣,不斷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1]劉明.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J].小學教育,2016(03):1.
[2]陳彥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6(15):145-146.
[3]邱于成.讓數學課堂“鮮活”起來[J].江西教育,2015(02):71.
[4]肖瑤.良好氛圍在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14(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