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技能和良好語感的培養都離不開對單詞長期有效的積累。因此,掌握海量的單詞是非常必要的,這就對學生的單詞記憶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剖析了當前中學生英語單詞記憶效率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科學高效的英語單詞記憶方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實現全面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生;單詞記憶效率;提高方法
掌握好英語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就像建造英語大廈所需要基礎材料一樣。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最困難的就是單詞記憶。
應新課改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嚴格要求,教學內容愈發復雜,教學難度也愈大,這就更加體現了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單詞記憶效率低是很大的問題,具體原因如下。
(一)語音基礎知識不牢固
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困難,主要原因是學生機械性地死記硬背單詞的拼寫,不能正確掌握單詞的語音知識,因此也就沒有正確應用語音的規律來記憶單詞,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且長此以往,消磨了英語學習的樂趣,學生不敢也不會張口說英語,變成啞巴式英語,最終違背了英語是用作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語言工具的本質使命。
(二)詞匯教學方法單一
在當前的英語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缺乏靈活多樣的詞匯教學方法,呈現單一化,在學習新知識時,教師在講臺上單向性講授,學生只是坐在下面本能地被動地學習詞匯,沒有自我再加工理解與運用。課后,學生只是單純地反復誦讀拼寫單詞,而沒有將其放入特定語言環境中理解運用。
(三)缺乏科學的記憶方法
許多學生在記憶單詞時,沒有認真探索單詞結構組成的規律,只是機械記憶,往往會出現健忘的現象,也就是通常說的“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甚至有的學生都沒有養成溫故知新的習慣,缺乏對新單詞經常溫習強化記憶的意識。這就要求在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記憶規律,明白單詞并不是靠一兩次就能掌握應用的,而是靠長期的溫習鞏固。
(四)教師教學觀念存在一定的誤區
關于如何學好英語這個話題,早已成為網上津津樂道的話題,各個專家、教授、學者紛紛借助新媒體發表己見。這就要求作為培育國家人才的英語教師要具有識別真偽、去偽存真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英語教師存在著英語知識的學習主要在于培養綜合應用能力的誤區,因而沒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詞匯教學上。更有甚者,有的英語教師把全部的課堂時間都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應試技巧上。結果就是,學生也將單詞的記憶置于微不足道的地位。
(一)有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記憶興趣,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手上可利用的資源,積極引導學生將在其他學科中學到的學習技能應用到英語詞匯記憶中。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將自身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而且增強了英語單詞學習的樂趣,從而在快樂中記憶,在記憶中運用,同時培養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詞匯教學要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
一門語言是由各種詞匯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而成的,因此,單詞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首先,單詞是與語音知識、語法知識以及語言句型緊密結合的;其次,單詞又是通過語言的四大法“聽、說、讀、寫”表現出來的。簡單地說,單詞就是語言的一個個細胞,是一個大廈的地基,沒有它們,語言就根本無法有效表達。毋庸置疑,單詞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在中國許多地區,由于經濟條件落后,交通比較閉塞,中學生與外界交流受到了限制,學生的英語能力主要是在課堂上45分鐘里短短練習一下,他們的英語知識只是通過課本來獲取。因此,充分合理科學地利用課本知識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幫助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最有效地記住所學的詞匯,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筆者曾嘗試過很多種方法,其中以下方法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在瞬間記憶的基礎上練習
有教育專家指出:如果一件物體被認識加記憶就會在大腦中有所痕跡,越去刺激自己的大腦,所擁有的痕跡就越明顯深入。這種痕跡在大腦中的存儲系統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瞬間記憶是指用短的時間去接受大腦對信息的存儲,在記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功能。鑒于這一點,通過啟發就可以激發聯想性的短時記憶,然后經過長時間之后就可以轉化成長時記憶了。所以在單詞的記憶上,需要讓學生先明確記憶目標,然后手把手教會。比如,在進行新單詞記憶的時候,在發音的規則上限定學生用一到二分鐘的時間記憶單詞,通過搶答或提問的方式,教師把單詞讀一下,然后讓學生口頭拼讀,或者教師說出跟這個單詞意思相近的詞語,最后讓學生讀出這個單詞。如果想要這個環節可以更加有效而且有趣的進行,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比賽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因為心理上懼怕落后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精神高度集中起來認真地去拼讀記憶單詞。這樣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后,學生就基本可以記憶新的單詞并且非常積極地參加這個活動。自然而然,瞬間記憶的練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一定時間內的信息量,從而使記憶效果大大提高。
(二)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印象更加深刻
一般來說,記憶在大腦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留下一定的痕跡,如果大腦受到的刺激越強,記憶保持的時間就越久。所以,教師要盡量指導學生對要記憶的新單詞的印象更加深刻,這樣長時記憶就更加沒問題了。在課堂之上,教師可以多樣化地展示新單詞,比如運用實物、錄音機、投影儀等方式教導學生在多種感官的感知下,讓自己的大腦接受從肢體、眼睛、耳朵等器官同時感受到的各種刺激,從而增強自己的記憶力。另外,在運動類單詞的學習中,教師通過下載QQ動畫的表情讓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以一個學生做動作一個學生說單詞的形式來比賽,在圖片和動作的配合下,既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又使課堂更加有趣生動。當然,在學生記憶一個新單詞的時候,不要忘讓他們同時讀寫。研究表明,刺激感官神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記憶效果。這種方法讓學生的精神可以高度集中起來,不僅加深了學生的感知印象,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學習上由機械性轉到理解性
只有理解更深刻,記憶才能更牢固。所以在教新單詞的時候,教師在結合義、音和形的基礎上教導學生,以便于讓他們更好地理解記憶一個新的單詞。也可以把抽象的單詞放在句子、短語或者課文中去教學生,這對他們理解單詞非常有幫助。如果在類比和歸納的基礎上運用聯想的教學方法,就可以通過新憶舊和以舊學新,從而聯系新舊知識以便于理解性學習記憶的深入進行。比如,在uniform中,“uni-”的意思是“聯合”, “-form”的意思是“年級”,如果要整個學校的學生看起來團結一致需要什么東西?毫無疑問就是“校服”了。如果我們記憶以進行來表示將來的特殊動詞的時候,這樣去理解就可以很好地記憶了:開始(start/begin)——離開(leave)——離開的方式(leave/go)——到達(arrive)——回到(return)——來到(come)。這樣在類比和歸納的基礎上聯想,就可以讓學生正確理解新的單詞,從而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新單詞的行為,讓溫故知新和由此及彼的效果更加明顯。
還有,對于同音異形詞、詞類轉換、同義詞、反義詞辨析等相似的聯想方式,可以把機械性記憶的方式轉向理解性記憶,讓記憶痕跡更加深刻,讓知識積累更加活躍。
常言道:“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想要鞏固所學習的新單詞,教師應該以短文填空或首字母填空等方式讓學生練習。如果時間足夠的話,也可以用26個字母構成的26個表格要求學生找到所要學習的新單詞,從而很好地激發后進生學習英語的樂趣。
(四)反復練習,加深記憶的印象
實驗表明,記憶后忘記的速度從快到慢。剛剛記住的東西,一個小時之內,長時記憶的信息會被大量忘記,后來忘記的速度會不斷放慢。所以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重復記憶所學的新單詞,以避免忘記現象。教單詞的時候,要求學生反復記憶所學的新單詞,讓印象更加深刻;講課文的時候,安排有關的同義搭配、造句、聽寫、翻譯、完成句子等任務進行練習,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深刻記憶所學的新單詞。當然,教師也可以就遺忘規律畫一個表格。比如,學生在A4紙上抄寫單詞的漢語意思,在學習記住這個單詞以后的12小時、48小時、60小時等時間,讓他們在紙上反復繼續練習抄寫這些單詞。這樣反復練習以后,學生就可以把記憶不深刻的新單詞非常牢固地記住了。
總而言之,中學單詞記憶教學效率較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積極讓學生知曉單詞的記憶規律,以便于指導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單詞的學習。關于記憶力的訓練是多樣化的,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使單詞教學符合教學的要求和規律,也切合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要求和規律。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大大減輕學習負擔,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1]付勇齊.以理性意義為依托的“聯想”式詞組記憶法探究[J].才智,2015(27):292.
[2]金嫻.關鍵詞記憶法的研究與應用[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3(02):50-52.
[3]王煒杰,白剛.論歷史教學中“聯想法”的運用——基于“濃縮記憶法”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