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與電腦等科技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成為“電腦族”,出現了提筆忘字、不會寫規范字、書寫凌亂、錯別字較多等書寫能力下降的現象。對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努力承擔起書法教學重任,采取“以身示范,掌握技巧”“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強化訓練,臨摹結合”等有效策略來提升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書法教學;策略
伴隨廣西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書法教學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得到明確規定:“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對培養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這表明了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中書法教育的重要地位。書法是中華民族璀璨的瑰寶,學生通過書法教育既可以掌握漢字書寫的主要技巧,又可以加深對傳承傳統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素養,這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非常有利。然而,近年來智能手機與電腦等科技產品的普及,使許多學生開始成為“電腦族”“低頭族”,只需輕輕敲打按鍵即可輸入文字或者直接將語音轉化為文字。這種便利使很多初中生對漢字的書寫越來越不重視,出現不會寫規范字、書寫凌亂、難以辨認等書寫能力下降的現象。為此,初中語文教師承擔著書法教學的重任,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學生的書法能力變得十分重要。
(一)書寫的姿態不規范,提筆忘字
有些初中生書寫時坐姿“東歪西倒”,斜倚靠背,眼睛離本子非常近。有些初中生過分依賴電腦、智能手機等科技產品,導致提筆時不知道該漢字如何書寫。
(二)書寫結構隨意
很多初中生在書寫結構上存在書寫馬虎、字跡模糊、筆畫不工整等現象,容易造成書寫不規范,表達不完整。例如:有些初中生在作業本、課堂筆記上等存在書寫潦草難辨、筆畫“龍飛鳳舞”等現象;有些在作業本、課堂筆記上等存在用涂改液“打補丁”,甚至字跡已經被涂得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有些在作業本、課堂筆記上等存在用膠紙粘貼等現象,極不雅觀。
(三)書寫錯誤較多
初中生由于語文基礎不扎實,從小沒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導致部分書寫錯誤比較多。例如,有些字體的筆畫非常多,漢字的結構也十分復雜,甚至字的結構十分相似,導致初中生由于音形相近而出現錯別字的現象。又如,很多初中生在考試中由于趕時間而把相似字體的結構省略,導致出現錯別字的現象,進而被判定為書寫錯誤而在卷面上被扣分。如本來要書寫學習的“習”字,學生為了趕時間,把“習”字錯誤地寫成“刁”字;書寫“斌”字時,畫蛇添足,右半邊多了一撇。
書法教學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素質教育的精靈。書法就是漢字書寫的技巧與方法,漢字書寫要求將字寫規范、正確,并且富有藝術欣賞性,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書法教學在信息化的今天,已經成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一項最佳訓練方式。
書法教學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美育教育的起點。當前,中小學的美育教育主要包含美術、音樂、書法等藝術教育,而書法教育有廣泛的普及基礎,排在各種藝術之首,已經成為教師開展美育教育的起點。
書法教學是當前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學的任務。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承擔著培育初中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指導學生書寫規范字,培養學生正確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任務。為此,加強書法教學成了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初中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的重任。
(一)以身示范,掌握技巧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書法教育中應起到榜樣的示范帶頭作用。所以,語文教師應當處處以身作則,練好一手粉筆字、硬筆字,在板書、寫評語等過程中,要端正書寫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肩開、足安”,一筆一畫認真仔細地寫規范字,甚至放慢速度,讓學生從中模仿。例如,語文教師在教授軟筆“點”字時,端正姿勢,以身示范“點”字藏鋒起筆,逐漸加力,提筆回鋒,讓學生目睹老師的寫法。必要時,語文教師也可以手把手地教學生,讓其感受到運筆過程中各種筆法的變化和運用。另一方面,教師要熟練講解漢字書寫技巧。比如:在講解“豎彎鉤”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形象化的設計,模仿“豎彎鉤”的筆法特點、運筆走向,為每一個初中生剪制一個紙質的松鼠尾巴,讓同學們用手充分地去感知“尾巴怎樣擺放才能更舒服”。這樣,初中生便可以很快地掌握其書寫要領。
(二)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時,要注意幫助初中生克服在書寫規范字方面存在的困難,表揚、獎勵一些書寫規范字較好的學生,以激勵寫得不好的學生,提高學生書寫規范漢字的興趣。一是通過書寫經典,感受文字魅力的方式來激發初中生熱愛文字,規范書寫文字。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室四周墻壁上懸掛古代名家的書法大作,讓學生親近古人的書寫經典,并進行感悟,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字魅力的認同,激發學生向名家學習,提升欣賞書法的能力,并立志書寫好漢字。二是通過定期舉辦書寫評比等,使學生形成持久的書寫規范字的毅力。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在班級舉行書法比賽,可通過硬筆、軟筆等形式收集學生的書寫作品進行張貼,并由學生投票評比,獎勵獲得投票最多的書寫優秀作品,將書寫優秀作品粘貼到“學習園地”給大家欣賞學習,以激發學生爭相書寫好漢字的熱情,并持久地堅持寫好漢字。此外,語文教師要注意培養初中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例如,語文教師要在書法教學中教授初中生正確的執筆、寫字姿勢,做到“頭要正、身要直、臂放松、腳放平”。良好習慣的養成除了教師的教授外,還需要家長的監督,只有形成家校監督的合力,才能促成初中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三)強化訓練,臨摹結合
強化書法訓練是檢驗書法教學成效的有效辦法。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初中生做好書法寫作練習,指導初中生對漢字的主要構件“橫、豎、撇、捺、折、點、鉤”等進行練習。尤其在練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注意觀察漢字形體、結構,尋找規律,總結書法重點。例如,寫“波”字,在訓練時要注意觀察字形為左右結構,筆畫包含“豎、捺、折、點”等,且左邊三點水“氵”三點均有不同的變化。臨摹是快速掌握書法的重要途徑。為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初中生進行臨帖的時候,需教授初中生做到“四臨”,即心臨、實臨、選臨、背臨。其中,“心臨”就是用大腦和眼睛認認真真感知、觀察、分析碑帖,獲取帖的神、氣、勢,研結體及用筆特點;“實臨”就是力求實現原作的再現,結體準確,用筆精準,讓初中生在實臨中研用筆的“道”;“選臨”就是按字形進行歸類,選擇常用字重點臨;“背臨”就是在“選臨”的基礎上,盡可能背誦作品,采取意臨,有了一定的基礎也可拋其章法臨意,借“意”書寫。
[1]李子.書法教學中產生式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評論,2018(03).
[2]陳鳳英.高等院校書法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8(03):142-144.
[3]沈水健.書法教學中點畫教學策略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