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教學要將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作為重要目標。小學教師需要在已有的教學內容中精心設計各種教育游戲環節,注入設計理念,強化教學的功能性,提高教學效率。文章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探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學數學教育游戲設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解決問題能力;小學數學;教育游戲;設計策略
當前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能力”的要求被不斷提及與重視,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成了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門適時提出了“問題解決”模式的學生能力培養要求,將其列為新時期教師的教學目標。眾所周知,游戲對小學生而言有著無可取代的誘惑性魅力,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游戲的趣味性與價值,將其融入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設計出符合教學內容要求和學生學習發展的教育游戲,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真正發揮其重要功能。
(一)教育游戲的定義
教育游戲是伴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結合教育與游戲且具備娛樂性與趣味性的游戲類軟件。在應用軟件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地融合知識與游戲,不但確保學習的過程生動活潑,還能很高效地學習知識,開闊眼界,調動學習興趣。目前,教育游戲被廣泛地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且受到了教師與學生的高度認可。
(二)教育游戲的應用價值分析
首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積極應用教育游戲,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記憶。小學生有其固有的特點,比如愛玩、好動,對自身感興趣的事情能很快引起注意力,記憶與興趣幾乎成正比。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游戲應用其中,更有助于活躍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的,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其次,教育游戲還能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結合數學內容設計的數學游戲往往包含很多數學原理,智力成分含量高,學生進入游戲后往往需要經過認真觀察、開動腦筋、發揮想象力、發現問題、研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環節。這個學習的環節便于學生開啟新的思維模式。由此可見,教育游戲的應用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培養其數學意識,還能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創造力,使其在游戲的娛樂中學會知識與方法,提高綜合能力。
再者,教育游戲的應用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愉悅身心,快樂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應用教育游戲,教師常常要將其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同時創設符合游戲的場景與情境,在情境中學生能感受到優美的畫面、歡快的音樂及美妙的語言等等,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熏染,在良好的體驗下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另外,教育游戲的各個環節中會出現很多學生單獨作戰和團結攻關的情況,這些對于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增長知識,同時提高自我審美能力,愉悅身心,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教育游戲以其趣味性、挑戰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在應用教育游戲開展教學時,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比如可以采用游戲參與的比賽形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分組合作的形式開展,要求學生進行競技性比賽,或共同完成任務等等。在這個設計中,學生個體之間既可以是競爭的關系,也可以是合作的關系,很好地避免了出現枯燥感,又能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比如在進行有關整數加法運算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攻城魔法陣”的教育游戲,在游戲中完美融合加法運算與刺激性的攻城攻略,讓學生以加法運算為武器,通過計算答題闖關通關。在游戲開始前,教師還可以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即:紅軍與匈奴綠軍即將發生戰勝,必須要攻下對方的城池才能取得勝利,而在通往對方城池的路上都設置了不同的魔法陣,紅軍、綠軍都要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華才能大破敵方的魔法陣,獲取最終的勝利。在概要故事的講述中,學生逐漸掌握了游戲規則,也明白運算的過程與結果才是獲勝的關鍵,于是在游戲中充分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闖關通關。滿足一定的心理需求和生理追求,這樣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從游戲的興趣轉移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上。
(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小學生學習個體間因成長環境、生活經驗、學習能力和數學基礎水平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開展教學工作以及設計教育游戲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是充分發揮教育游戲功能、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鑒于此,教師可以將設計的教育游戲按照等級、難易程度進行劃分,讓不同能力與水平的學生進行適合的選擇,以實際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水平為主,給學生參與游戲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確保游戲的設計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
比如學習幾何圖形面積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設計“探索星空”的教育游戲,游戲的目標在于對學生觀測到的幾何圖形進行面積的準確計算。鑒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可以將游戲分為兩種等級:初級在提供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計算,重在讓學生感受到面積計算的簡易性,只要熟記和套用就能計算出來,以增強學生解決面積難題的信心;高級則要求學生在不提供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計算觀測到的不同“星空圖形”的面積。由于增加了觀測的環節,因此學生所要解決的面積計算問題具有不確定性,這樣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也給學生提供了隨機性的練習平臺,鞏固了所學知識。
首先,教師要注意合理安排游戲時間。在進入到教育游戲的學習與娛樂環節時,教師需要做到目的明確、有節制地開展,絕不能讓學生過于沉迷游戲當中而忽略知識學習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筆者建議教育游戲開展時間不超過20分鐘。其次,教師要把握好游戲的尺度。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理念,即游戲是新型的教學方式,但選擇時要使其與教學內容相符,教學與游戲的整合并不代表每種課時都有需求,否則就會本末倒置。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新時期教師開展教學、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具體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充分發揮游戲教育的功能,做好精心的設計工作,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游戲的趣味性與知識的有效性完美結合,讓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最終培養學生成為有用的人才。
[1]紀麗芹.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融合途徑探索[J].讀與寫雜志,2017,14(08):216.
[2]姚茜媛.小學數學中教育游戲的應用分析[J].赤子,2015,11(08):158.
[3]鄭瑞麗.面向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小學數學教育游戲設計研究[J].數理化研究,2014(08):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