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以文化為支撐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例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傳統(tǒng)固化的課堂思維和模式中跳脫出來,注重文化講解及導入,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闊的語言學習空間,加深其對英語的認識,而非僅限于單詞的背誦及對語法知識的理解運用。
【關(guān)鍵詞】英美文化;文化導入;英語教學
初中英語屬基礎性教學,內(nèi)容相對比較簡單。英語教師要結(jié)合初中生的特點及英語學習要求,嘗試在課堂教學之余,融入一些英美文化,提高學生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和了解,從而更加自如地駕馭該門語言學習,提高其課堂參與度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首先,初中英語教學雖比較簡單,但因處于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不應盲目或忽視。課堂中,教師既要向?qū)W生傳授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也要通過案例分析、文化導入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其了解英美文化,認識到其與中國本土文化的不同,盡量滿足國際人才培養(yǎng)要求。
其次,語言和文化是兩個不可分割的主體,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必須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否則將會存在認知上的偏差或文化層面的誤解。學習英語不僅要背誦單詞,掌握語法,分析語篇,還應該對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tǒng)、習俗等具備清晰的認知,懂得該在何種場合使用什么樣的語言習慣。這能夠避免學生只會讀或?qū)懹⒄Z,不會使用,或者因為對習俗、語言習慣方面的生疏而犯錯。
(一)教師自身問題致使文化導入被忽略
初中英語教學受課時進度影響,教師往往在聽說、詞匯和語法等方面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僅在課堂上穿插少量與文化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甚至無暇顧及文化。受文化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制約,人們在語言交流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理解層面的偏差,倘若在課堂教學中忽略背景知識講解,僅進行知識點的傳授,將導致學生很有可能會將漢語思維應用到英語學習中。
(二)初中生對西方文化了解較少
初中生對西方國家文化的了解不多。學生可能會熟練背單詞,誦讀課文,學習語法等,但是因為不了解文化背景,對單詞的掌握也會過于單一,淺顯,從而對語篇翻譯和學習產(chǎn)生制約。學生在日常生活或?qū)W習過程中,使用英語交流或者閱讀英語文章,很容易對語篇含義產(chǎn)生誤解,出現(xiàn)翻譯錯誤或語法使用方面的錯誤。這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初中生對英美文化幫助英語學習的意識不強
當前,很多初中生都沒有認識到英美文化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不了解其文化,導致英語學習深度不足,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就會存在諸多局限性。絕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建構(gòu)英美文化學習體系的意識,語言學習與文化脫離,很難達到預期學習效果,更不用說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英美文化導入教學,提高初中生學習興趣
學科內(nèi)容及教學方式的制約,使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普遍偏低,甚至對該學科存在畏懼心理。教師要結(jié)合文本知識及課堂教學內(nèi)容,在日常教學中有目的地導入英美文化,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且更具趣味性,激發(fā)初中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他們掌握文本知識的同時,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靈活運用。以Christmas Day、Valentine’s Day等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節(jié)日為例,教師可結(jié)合課堂教學要求,向他們列舉一些與節(jié)日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并摘取與節(jié)日及風俗有關(guān)的關(guān)鍵單詞,引導學生掌握。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對比Christmas Day與The Spring Festival、Valentine’s Day與Magpie Festival在時間及風俗傳說方面的不同,幫助學生了解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使他們更好地領(lǐng)會英語學科內(nèi)容。
(二)開展各類英美文化交流活動
除常規(guī)課堂教學外,教師可設計一些實踐類活動,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科興趣。教師可選擇故事性強的文本,幫助學生通過話劇或Talk show等其他形式呈現(xiàn)出來,并將英美文化滲入其中。該教學模式既兼顧了課本知識,也能夠幫助學生從固化的課堂模式中跳脫出來,讓他們通過游戲體會中英美文化。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英美原聲電影或者關(guān)注英語類微博及微信公眾號等,幫助他們對英美國家的文化風俗等進行深層次解構(gòu)。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專門分割出一部分時間,用以文化知識的導入,加深英語課程的學習深度,使學生能夠輕松自如應對文化所帶來的差異感。
(三)在詞匯講解中融入英美文化
英語詞匯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文化知識。以簡單的apple為例,既是“蘋果”的意思,在不同語境下也可理解為“誘惑”。同一個單詞,它不僅有最淺顯、簡單的含義,也有更深層次的意思和文化內(nèi)涵。受文化背景影響,不同國家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會存在偏差,倘若僅做固化的套用,很容易發(fā)生誤解。如果詞匯涉及相關(guān)文化知識,教師要及時為學生進行講解。以white為例,在英美文化中,該單詞象征純潔、美麗。例如,white wedding(婚禮)、a white lie(善意的謊言);而漢語文化則恰恰相反,該單詞表示白色,指代的是悲哀、不幸等。類似的案例非常多,a lucky dog(幸運兒),like a 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等。
(四)將文化背景知識應用到語篇分析中
無論是日常教學中的語篇分析還是閱讀理解,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識背景,明確其與中國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分析時,要注重英美文化的導入和延伸,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例如,“再見”一詞就能延伸出很多內(nèi)容。教師可通過講解中西方在該詞用法上的差異,幫助學生準確掌握這一文化習俗。“Bye”通常用于打電話及熟人之間說再見,而朋友之間的告別則用“see you soon”“catch you later”等,倘若有段時間不能見面用“see you around”等。掌握不同語境下的英語詞義后,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及語篇中的前后意思。
(五)背景文化對交際、表達的幫助
現(xiàn)在初中生過于關(guān)注英語成績,忽略了日常交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口語是他們普遍的短板。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及日常交際訓練,并在該過程中融入相關(guān)背景文化知識,幫助初中生增進對西方文化的了解,使他們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他們的英語思維及表達能力。例如,當受到別人的夸獎時,中國人一般比較謙虛,而英美國家的回答方式則是“Thank you for saying that!”或“I’m glad to hear that!”學生掌握了英美文化之間的差異,才會在學習和表達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
(一)運用微視頻
借助微視頻在英語課堂上為學生播放與課本知識相關(guān)的文化類短片等,向?qū)W生普及英美文化知識,讓學生通過視頻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避免將漢語思維應用到英語學習過程中。
(二)采用微博、微信等
網(wǎng)絡多媒體環(huán)境下,英語教學離不開微博、微信等,文化導入亦是如此。教師可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向?qū)W生推送與英美文化相關(guān)的短片、圖片、文章等,或者鼓勵學生關(guān)注一些英語類公眾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和了解英美文化。碎片化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僅在短暫的時間內(nèi),便能夠增進他們對相關(guān)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更好地應用到日常交際中。
(三)鼓勵學生觀看英美電影、閱讀英美文學作品
鼓勵學生觀看《當幸福來敲門》《肖申克的救贖》《泰坦尼克號》等經(jīng)典英美電影及《傲慢與偏見》《簡·愛》等英美文學,讓他們在觀看電影及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提升對英美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借助電影、文學對課堂教學予以輔助,豐富其英美文化知識儲備,使學生從電影及文學的娛樂性和趣味性開始,邁向英語學習之路。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過程中涉及諸多瑣碎的知識點,英語教師不應墨守成規(guī),應在文本教學基礎上,適當?shù)厝谌胗⒚牢幕拐n堂教學內(nèi)容及方法等更加豐富多樣,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質(zhì)量,確保他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1]朱華.淺談英美文化導入在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及方法[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23):123.
[2]萬麗麗.淺析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中國成人教育,2013(03):176-177.
[3]張玉姣,周養(yǎng)權(quán).高校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重要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203-204.
[4]王叢叢.淺析英語文化背景的導入在大學英語聽力及口語課堂中的重要性[J].佳木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07):362.
[5]汪婧.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及內(nèi)容[J].校園英語,2014(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