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新
【摘 要】 在幼兒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手段為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審美的愉悅、創造的意識。本文主要闡述了民間美術的概念與教育價值,以及多媒體在幼兒園民間美術欣賞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幼兒園;民間美術;欣賞活動;多媒體
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它滋養了多民族的文化藝術,以獨特的魅力雄踞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外來文化的滲透影響下,人們的觀念發生改變,民間精美的手工藝品卻無人問津,加之民間老藝人的故去導致許多民間技藝走向消亡的邊緣。社會教育對保護、傳承傳統文化不加重視,很少有人去發掘民間美術的獨特審美價值,幼兒在光電世界中逐步遠離了民間文化,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警醒,教師要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引領幼兒了解、感悟中華文化,提高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創造力。
一、民間美術的概念與教育價值
民間美術是由人民群眾滿足自己的生活與審美需要而創作的,它是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直接表現,表達了勞動群眾對美的追求。它具有造型簡潔、功能完善的特征,能滿足人們多層次的需求。
民間美術種類多樣,具有一定的欣賞與教育價值。一是節日風俗的民間美術。農業生產相關的信仰而產生的節日以及時令中的農事節日,如反映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題的有吉祥喜慶的木版年畫、精致靈巧的民間剪紙,除營造節日喜慶的氣氛外,還能體現人們歡度節日的心情。端午節造型別致的香包能表達人們平安吉祥的愿望,轉動的元宵花燈,能傳達好運不斷的期盼。二是生活器具中的民間美術。民間美術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延續至今仍在使用的農業生活、手工操作等工具以及炊具、廚具、茶具等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三是游藝競技的民間美術。在歡樂祥和的節日中,不可缺少舞龍舞獅、踩高蹺等活動。
民間美術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能引發人的想象,教師要結合生活經驗,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現作品,讓幼兒在充分感受、分析、判斷中獲得美的享受。民間美術將審美的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幼兒在欣賞、感受生活中獲得積極的審美體驗。民間美術能在民俗活動中展現民族精神,能引領幼兒從多角度感受豐富的精神世界。
二、多媒體應用于幼兒園民間美術欣賞教育的有效路徑
1.融入民間美術欣賞的環境創設中。環境是幼兒學習、活動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快樂的活動環境,滿足他們的發展需求,讓他們獲得健康的成長。教師要借助于多媒體手段為幼兒提供欣賞民間美術的環境,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傳統文化的熏陶,產生對民間美術的向往之情。教師可以用實物,也可以用多媒體呈現圖片,展現具有民間特色的裝飾,讓學生在不經意間產生關注,在輕松、自然的環境中感受民間美術的趣味。教師要創設富有藝術氣息的民間活動環境,讓幼兒通過游戲的方式獲得審美經驗,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掛上有喜慶氣氛的中國結,掛上紅燈籠、張貼春聯,或以多媒體呈現生肖剪紙,營造過年的氛圍,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過節的快樂。
2.強化民間美術的欣賞活動。民間美術的教學,旨在激發幼兒學習美術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在美術活動中提高審美能力與創造才能。欣賞活動比手工、繪畫活動更易于培養學生觀察、感受與交流的能力,讓幼兒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知作品的藝術美,與同伴分享彼此的發現。教師既要為學生提供欣賞的空間,也要通過有效的引導、媒體的呈現,讓幼兒深入感知民間美術的內容,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從而學會用獨特的語言去感知美、創造美。如在《陶藝——杯子》一課教學中,教者呈現多媒體課件,“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杯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苯陶咭龑в變河^看杯子的造型與裝飾方法,讓幼兒思考:如果讓你買杯子,你會買哪一只?為什么?學生通過欣賞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還有小動物形狀、水果形狀、小人形狀的杯子,感受到他們的與眾不同。教者繼續引導,“你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杯子?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制作作品,教師及時捕捉幼兒有創意的想法,并及時用相機拍下來。
教師要適時引導幼兒欣賞民間美術,促進幼兒的感官發展,讓他們感受到作品之美。欣賞也是一個充滿趣味的游戲過程,他們在獲得直觀的視覺沖擊的同時,也能接觸到現實生活中難以涉及的領域。為讓幼兒了解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風土人情,讓他們感知到色彩、線條、圖案的巧妙搭配,可以用多媒體向幼兒呈現少數民族的服飾,讓幼兒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之中,產生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愿望。
3.重視區域活動中的欣賞活動。教師要充分利用具有鮮明特征的民間美術材料,融入區域活動之中,或收集幼兒創造設計的美術作品,激發幼兒在欣賞后發現美、分享美的興趣。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探尋豐富的生活資源,選用具有多樣性、層次性的材料,讓幼兒在充分地看、摸、玩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區域活動是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而確定內容,通過不同主題的探究,為幼兒提供了探究的空間,讓幼兒走進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之中。如在欣賞“老鼠娶親”時,教者先讓學生觀看動態的剪紙圖片,再轉換為動態的剪紙動畫,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傳統的民俗故事。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分別扮演老鼠、新娘、轎夫等角色,讓幼兒在富有創意的活動中感受作品的韻味。
4.家庭要為幼兒提供感受民間文化的機會。教師要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走進民間藝術的文化生活,實地參觀民間美術的創作過程。在節假日里家長要帶領幼兒進入民俗文化博物館,并傾聽他們在欣賞后產生的感受。家長在傳統節日中要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要建立民間美術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為幼兒提供感受民間美術作品的機會。幼兒園要建立家園聯系活動,創設互動平臺,為家長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幼兒園要定期舉辦開放日,邀請家長來參與民俗活動,通過民間美術的欣賞,與幼兒共同感受美術作品的韻味。
總之,民間美術作品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財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師要充分挖掘民間美術作品蘊含的教育價值,運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幼兒欣賞民間美術作品,從而達到弘揚民間文化,提升幼兒的審美意識,激發幼兒的創造靈感。
【參考文獻】
[1]原華豐.淺析民間美術的發展歷程與民間美術教育[J].教育理論,2009(4).
[2]畢圣男.幼兒園民間美術教育內容的開發與利用[J].藝術教育,2012(11).
[3]戴玉云,許林軍.依托節慶民俗活動開展民間美術[J].欣賞教育的實踐,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