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初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重點也發生了變化。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教育改革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創新意識是人們根據發展需求所提出來的設想。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性,優化教學方式,響應教育改革措施,使我國教育工作健康穩定發展是當下重要內容之一。對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創新性
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初中政治是學生開始接觸政治領域的啟蒙階段,教師需要格外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以便順應時代趨勢,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創新性主要體現在獨立思考、創造等。加強創新性培養和教育需要從學生時代開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授學生知識,還需要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新性。本文以初中政治科目為例,闡述了加強學生創新性的重要性,并提出策略。
一、客觀認識創新教育
(一)注重培養創新意識
初中政治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促使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當下全球發展迅速,競爭激烈,只有從教育抓起,正確地引導學生認識世界,了解國家,思考社會問題,才能夠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時代使命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1]。現代政治教學不同以往,需要適應社會發展帶來的巨大改變,不斷地融入創新理念,讓學生客觀認識當今社會,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整體提升教學質量,滿足當下教育需求,培養學生以遠大志向為前進目標的強大動力。初中的政治教學往往較為枯燥,中學生處于活潑熱情的年齡階段,對新鮮事物有著較高的求知欲,因此教師需要有創新意識,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學習的出發點之一,興趣往往能夠帶來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充滿趣味的創造。所以,教師在政治教學中需要充分了解新一代學生的特點,靈活教學,采用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死的,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大膽提出質疑,敢于打破常規,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夠被保護,創造性才能提高。
(二)注重塑造氛圍
政治理論教學基本上都是理論知識,專業術語較多,讀起來較為生硬枯澀,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到老師的教學中,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提不起精神。因此,教師需要特意改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活躍度,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2]。在教學過程中,沉重的課堂氛圍顯得死板生硬,效率不高。一般是老師照課本念,學生被動聽,一節課下來大多數學生都處于昏昏欲睡的狀態,并沒有達到讓學生思考的目的,更談不上創新。因此,教師需要善于學習和教學,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趣味教學,將生澀難懂的政治理論化為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在充分放松的狀態下學習[3]。例如,可以通過幽默的調侃、唱歌或小游戲等方式與學生互動,帶動學生融入政治課堂中。教師在講解我國的政治制度時,可以對比其他國家的政治制度,例如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是誰,有什么特點,他們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商量國家大事的,為什么和我們國家的制度不同等等。學生通常對課外知識很感興趣,適當插入有趣的課外知識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心中形成畫面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當然,主要目的還是在課本的知識講解上,由此再對比我國的政治制度,學生就會積極地聽講,有趣的例子往往能夠吸引學生,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尊重學生個性
創新性思維意味著需要發揮想象力,打破常規,因此學生自身需要有一定的個性。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不要急于用自己已知的知識來否定學生,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思考結果和個性,鼓勵學生創新性思考,創新性解決遇到的問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性的目的。在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表達方式皆不同,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渴望來自他人的關心和肯定。因此教師需要注意到這一點,盡量保護學生剛萌發的創新思維,關心愛護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者提出不一樣的想法,尊重和肯定學生踏出的步伐,以此來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和實際的創新中。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兩方面需要格外用心,以別具一格的教學贏得學生的喜愛和認同,讓學生能夠很快地吸收和理解政治理論內容,最重要的是學完以后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創新思維的開始,教學效果也能夠大大提升。
(四)社會要求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大,全面發展的人才較少,因此教育工作顯得更加的重要。政治教育在初中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政治理論關乎國家、關乎人民,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大事,青少年已經褪去了孩童時期的懵懂,需要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樹立國家榮譽感。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中堅力量和希望,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對象。政治教學涉及的都是比較重要卻難以講解的話題,教師需要下很大工夫,創新性地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政治,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從而形成正確的國家榮譽感,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學中現狀
(一)創新意識重要性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創新意識能夠推動人們思維的解放,形成先進理念。當下的教學需要強化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創造力,逐漸成為充滿活力、具有開拓精神的人才。但是目前部分學校還未認識到創新性培養的重要性,或者意識到了卻沒有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傳統教學根深蒂固,一時難以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因此,教育的事情需要慢慢來,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自主思維能力比任何書面知識都要重要。
(二)教學內容缺乏新意
初中的政治課安排得比較少,但教學內容較多又都比較重要,因此教學內容無法很好地講解給學生聽,學生需要更多地去收集資料,自主思考書本知識的深刻含義,由于政治內容體系較為復雜,教師教學方式沒有多大改變,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任務重,壓力加大,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喪失,創新性也會不足。
三、培養對策
(一)發揮現代優勢
當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好,各種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運用到教學當中,為初中政治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教師需要熟練地掌握多媒體技術設備,實時關注時政新聞,擴充教學知識,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政治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等,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有意識地去關注國內外時政,主動地去了解政治領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思路和想法,激發創造的潛力,進而提升學習質量。教師在初中政治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當下,新技術的引進給了教師更多教學方式的選擇,多媒體設備能通過音頻、視頻等具體化的方式將一些知識表現出來。傳統的教學只能通過教師講授,課堂教學方式單一,通過多媒體設備能夠播放相關紀錄片,豐富教學形式。
(二)創設情境
畫面感帶來的沖擊力度比較強烈,針對這一點,教師在進行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積極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受人尊重的奧秘”這一內容時,為了引起學生注意力,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同學們,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那么我們怎樣做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呢?”通過問題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并形成良好的創新性思維習慣。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塊方面,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能獲得鍛煉和進步。例如,教師在“學會尊重別人”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演示一個小情境,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尊重的含義,也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在這種創新性教學方式下能夠學到換位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的發展。
(三)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討論和發表觀點的過程中,積極地發散思維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又能考慮其他人的想法,完成共同的任務。合作學習能夠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能夠自信地、思維活躍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創新性。教師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特點來安排小組,盡量讓每個小組里的成員的性格特點互不相同,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夠給學生之間帶來沖擊和影響。教師也需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主要負責傾聽,利用自身豐富的教學知識和教學經驗點撥學生,將學生的思考層面提高,鼓勵學生表達得更加清楚些,同時負責記錄大家較好的創意點。政治課堂需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鋪,教學目的在于學生能夠學到一些知識,能夠有自己的思考,而不單單是老師在教授知識,思維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更需要做的是在陳述知識點后,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突破現有知識的束縛,形成獨特的政治觀念。例如,討論國家對一些娛樂節目的限制這一社會熱點,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國家對不同文化應當更加的包容,有的學生認為一些文化會帶來不良影響,教師可以就這一論點組織辯論,讓學生可以各自發言。
綜上所述,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國教學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困難,教師應努力充實自我,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結合現代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鼓勵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注重傾聽,讓學生主動發表見解,積極促進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王偉偉,周仲秋.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創新性改革與探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35-39.
[2]楊成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創新研究與實踐[J].科技風,2018(13):53.
[3]廉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內容改革與體系構建: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中國輕工教育,2016(5):74-77.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