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 要: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出發點和回歸點,找準目標,方能有的放矢。定準重難點、緊扣年段特點和關注學情等是教師確定教學目標的重要方法,如此才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學目標;有效;確立
俗話說,有的放矢,方能事半功倍。對于我們教師來說,這個“的”,就是教學目標。然而,在當前的常態語文課堂中,一直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現象。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個教學設計的核心所在。如何才能選擇恰當的教學目標呢?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必須明確教學目標的確立應該建立在準確把握課程標準之上,建立在深入解讀文本之上,建立在學生的學習需要之上,做到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結合教學實踐分析,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定準重難點,增強教學目的性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有所得,然而有的教師在對課程內容的開發后沒能定準重難點,沒有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常常出現這也想要抓,那也要抓,一樣都不舍得丟掉的問題。原本想面面俱到,卻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一位老師執教《夾竹桃》時,一會兒是課文內容的理解,一會兒是寫作手法的指導,一會兒是朗讀訓練,一會兒又是寫話訓練,一會兒體會,一會兒想象……表面上看,這堂課,老師給予的知識非常豐富,聽說讀寫,語文味十足。殊不知,這樣的課堂太過零碎,而且均衡用力,缺乏重難點的突破,教學目標不明確,使得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處于混亂狀態,不知道該掌握什么,也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課程內容,不等于課文內容。課文內容會隨著不同的課文發生變化,但是課程內容,指向語文這門學科,指向課程標準,是相對穩定的。小學語文課程內容指的是學生學習語文必須掌握的可以終身受用的語文知識、語文方法和語文技能。我們的教學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一篇課文,我們往往能開發出很多課程內容:閱讀方面、寫作方面、情感方面……其實,課程內容的開發,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一篇課文,你開發出很多內容,卻不知道如何取舍,那么你的課堂必然是臃腫的、低效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對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分析,定準教學的重難點,區別對待、逐個突破,使學生有所得。
二、緊扣年段目標,明確教學指向性
新課程標準為我們進行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確定了努力的目標,尤其根據每個年段的特點制定了年段目標,確定了各年段的教學任務。因此,制定教學目標必須關注新課程標準,根據年段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教學目標。
如,在教學《三顧茅廬》時,我把教學內容分成了兩個板塊,一個是閱讀板塊,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概括的方法;另一個是寫作板塊,指導學生體會劉備的誠心誠意,主要學習通過動作描寫豐富人物形象的方法。概括,是中年級學生需要掌握的技巧。這一段,一部分寫景、一部分寫人,針對不同的內容教授不同的概括方法,同時教授“取主舍次”“并聯法”來概括,讓學生順利把一段概括成一句話。此外,這一段是課文的重點,最能體現劉備請諸葛亮的誠心誠意,因此制定了“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渴求”這個目標,讓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動作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的。這兩個板塊,一個指向閱讀、一個指向寫作,目標明確,且符合年段特點。
不同年段的學生所要掌握的內容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個訓練內容,學段不同,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目標時,既要關注總目標,又要注意不同年段的區別,還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系,確保學生的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發展,確保教學目標的最終指向。
三、關注學情,提高教學有效性
教學目標的制定最終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我們還要了解學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再如《三顧茅廬》一課,學生多讀幾遍就基本能把握住主要內容。但是還有很多教學內容需要教給學生:抓住關鍵字詞體會劉備邀請賢才的虔誠;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間的關系;環境描寫的襯托作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運用;細節的描寫……要教的內容這么多,而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必須對這些內容進行選擇。第一次上課,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渴求。
2.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朗讀體會比喻的作用。
3.學習環境描寫的烘托作用。
雖然已經舍棄一些教學內容,但一節課下來,內容還是過多。在講劉備的“誠心誠意”時,學生基本都能說出一二,可見,學生能通過自己的閱讀來理解這部分內容,所以這里的教學顯得多余。此外,學生對于“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環境烘托”這些名詞存在不能吸收的情況。可以說這一次教學目標的選擇沒有真正從學生的需要出發。于是,修改教學目標,第二次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學習“取主舍次”“并聯法”等概括段落的方法。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渴求,了解通過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是生成的起點,找準起點,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能關注學情來制定教學目標,就是最好的開始,也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是每一個老師的必修課。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要切記:第一,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懂得有舍才有得;第二,選擇適合自己本年段的教學目標,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降低要求;第三,關注學情,讓我們的教學目標更符合學生的真實需求。教學目標指引著整個教學的方向,只有選擇恰當的教學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不懈努力,才有可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麗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
[2]章姍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6(6):3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