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苗苗,陳德斌,江澤權,甘鳳瓊,黃榮韶,李良皮*
(1.廣西大學農學院,廣西南寧 530004;2.廣西天然潤寶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廣西南寧 530004)
橘紅(CitriexocarpiumRubrum)為蕓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變種的近成熟或未成熟干燥外層果皮[1],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寬中的作用,多用于治療咳嗽痰多、積食傷酒等癥[2-5],素有“南方人參”[6-7]的美譽。橘紅一般呈長條形或不規則薄片狀,外表橙黃色或橙紅色,邊緣卷曲并向內皺縮,果皮內表面可見密集的油室,氣味清香,味道微苦、略麻。橘紅一般分為毛橘紅和光橘紅,毛橘紅多見于廣東化州和廣西陸川、博白等地,表面密被茸毛,無皺紋,有油室;氣味香且強烈,味苦、微辛[8-10];光橘紅在廣西南寧、桂林、廣東電白等地均有種植,湖南、江西、四川、云南等地亦有栽培[11],表面無茸毛,有皺紋,油室比毛橘紅大;香氣較弱,味苦、微辛[12]。
根據廣西中藥材種植業發展力求突出中藥材產業名、貴、優、新的特點,廣西地區正積極打造大宗及名貴中藥材特色產區,這不僅促進了廣西橘紅產業發展以及橘紅相關產品的開發利用,而且市場對于橘紅原材料的需求急劇增加。廣西擁有得天獨厚的中藥材種植環境,區域內年降水量為1 800~2 200 mm,年日照總時數為1 600~1 800 h,年平均氣溫為21.1~22.7 ℃,但存在的問題是廣西與廣東相鄰,廣東化州和廣西陸川是公認的橘紅道地性產區,而廣西南寧、桂林、百色、河池等地均不屬于道地產區。目前對于橘紅產地適宜性的研究相對較少,致使廣西橘紅社會認可程度低,影響了橘紅的市場推廣和產業發展。筆者對廣西地區多個橘紅種植基地發展現狀進行調研,發現存在問題,為廣西橘紅產業發展提出對策建議,以期促進廣西橘紅產業發展。
1.1種植面積不斷擴大2013年,陸川縣種植橘紅1 400.00 hm2;2014—2016年,廣西陸川縣縣委、政府規劃建設橘紅種植核心示范區,制定橘紅種植計劃,努力建設中藥材橘紅規范化種植基地;2015年,百色市田林縣規劃種植橘紅133.33 hm2;2016年,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引進中藥材橘紅,使橘紅發展成為該自治縣的重要產業,希望通過對橘紅的規劃種植實現自治縣的脫貧攻堅任務;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廣西橘紅種植面積增加到5 333.33 hm2,南寧、桂林、百色、河池、玉林等地橘紅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而廣西陸川縣橘紅種植面積就達4 000.00 hm2(圖1),其中6.67 hm2以上的種植基地23個,66.67 hm2以上的種植基地6個,成為廣西規劃種植橘紅最多的地區。目前陸川縣政府正致力于將該地區打造成“中國橘紅之鄉”,使其憑借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成為種植橘紅的優勢產區,將橘紅產業發展成為當地特色支柱產業,并帶動其他產業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有利于橘紅規?;⒁幏痘⒖茖W化種植,加快廣西橘紅產業化發展。目前廣西橘紅種植核心示范基地的規模和輻射面積不斷擴大,帶動了各個村、鎮、縣實現農業經濟增收,同時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
1.2政府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廣西中藥材產業“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現階段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藥材種植業發展的重要階段,中藥材橘紅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需要在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導下,才能實現全面協調發展。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積極制定橘紅種植扶貧項目計劃,并針對農戶以及農村合作社的需求提出相應補貼政策,對于新種植橘紅的農戶,補貼種苗費9 000元/hm2,對于桉樹林改種橘紅的農戶,補貼12 000元/hm2。土地流轉的租金也從1 500元/hm2增加到8 250元/hm2,且在橘紅采收時農戶打臨工還能增加額外收益。陸川縣橘紅產業協會將橘紅產業定位為一項富民、利農、生態、健康的產業,陸川縣政府還針對一些橘紅種植大戶進行免費的專項種植培訓講座,并為農戶提供優質高產種苗繁育技術等專項技術服務,以及化肥、殺蟲燈等物資。政府對于橘紅種植的各類政策支持不僅可以吸引企業資本和國有資本的投入,調動農戶對其種植的信心,擴大橘紅種植規模,而且有利于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打造區域特色經濟。
1.3種植栽培技術日趨成熟廣西多地在引進橘紅的同時也引進了橘紅種植栽培等技術,隨著廣西橘紅種植面積的增加,相關種植技術也日趨成熟。為確保橘紅的品質和產量,農戶大多從廣東化州直接引種栽培,選擇優質高產無病蟲害的母樹進行栽培育苗;育苗方式一般采用圈枝育苗和嫁接育苗,壓條時間選在每年的2—4月或7—8月。在保花保果技術措施上,農戶多采用環割和剪枝的方式,因其成本低、易操作,被許多果農所接受;此外還有施肥保果和藥物保果2種方法,因成本和專業知識的需要,一般只在與科研單位取得合作的種植基地得以推廣,經陸川縣橘紅試驗基地實踐證明,收效顯著。在水肥管理方面,部分橘紅種植基地的排灌體系越來越完善,也能根據專家意見和建議合理施用化肥,針對果樹不同生長期,提供相應的肥料,以促進橘紅樹的健康生長,保證果樹的坐果率和橘紅果質量。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橘紅的常見病害有煤煙病、炭疽病等,常見蟲害有紅蜘蛛、銹蜘蛛、潛葉蛾、天牛等[13-14]。目前還是采用防治結合的方式,根據病害和蟲害發生氣候條件和時間節點的不同,采用針對性較強的防御措施和藥物治療。
1.4國內外市場前景廣闊近年來,國內外中醫藥行業的發展態勢良好,橘紅產業發展受到許多企業、農村合作社以及農戶的青睞,同時伴隨著橘紅遠銷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地區),市場橘紅產量一度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2016年,廣西陸川橘紅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使得廣西橘紅的社會認可度大大提高。廣西陸川縣橘紅產業協會的成立也為廣西橘紅產業經營者們提供了更多互動交流、合作共贏的機會,有利于實現橘紅的規范化種植和產業化經營。2017年9月,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橘紅以“中華咳寶,抗霾佳品”的姿態參展,更是將橘紅推向了國際化市場,表明廣西橘紅產業前景看好,競爭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良好。
2.1產品社會認可度低,推廣受限化橘紅是十大特色廣藥之一,2006年化橘紅被確立為國家地理標志認證保護產品,2012年化橘紅被正式列入《美國藥典》[13],而2016年陸川橘紅才被確立為國家地理標志認證保護產品。陸川縣毗鄰化州,2地氣候地理環境較為相似(表1),然而由于化州橘紅種植歷史悠久、擁有內涵豐富的文化背景,因此社會對于化州橘紅的認可程度較高。由于廣西其他種植區域均不屬于橘紅道地性產區,因此廣西橘紅產品進入市場困難重重。目前對于橘紅的研究多專注于有效成分提取和種植資源的開發利用,關于橘紅產地適宜性的研究相對較少。隨著廣西橘紅種植面積的逐年增加,市場上橘紅品種繁多,所生產的橘紅產品魚龍混雜,導致廣西橘紅產品進入市場后競爭優勢不明顯,產品社會認可程度低。
注:數據來源于中國氣象數據網(http://data.cma.cn/data/weatherBk.html)
Note:Data are from China Meteorological Data Network(http://data.cma.cn/data/weatherBk.html)
2.2基地粗放式管理,制約發展橘紅育苗時間在每年2—4月或7—8月;種植規格為330株/hm2以下,土壤有機質含量≥2%,幼齡樹要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早生快長,而且每年也應適時地修剪交叉重疊枝、病蟲枝等以促進果樹對養分的汲取并提高坐果率。在廣西,許多橘紅種植基地管理方式較為原始,農戶對種植基地管理松散,為提高產量盲目施用化肥,施肥沒有針對性,反而使土壤肥力下降,灌溉排水設施簡陋,對病蟲害的防治不及時等問題極為嚴重。許多農戶的種植專業知識不足,往往依靠以往的種植經驗,不能及時解決種植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由于橘紅種植采收的季節性特點,農戶不能準確把握橘紅的采收期,嚴重影響橘紅的產量和品質。且農戶不善于應用互聯網等第三方平臺了解市場信息,不能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和適應市場需求,有可能造成橘紅滯銷,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制約廣西橘紅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
2.3科技投入不足,限制發展由于廣西部分地區近年來才開始發展橘紅種植,橘紅種植比較分散且規模較小,其中灌溉等基礎設施配備不完善,在橘紅良種選育、高產栽培、有效肥施用以及橘紅采收加工等技術方面的專業性人才比較缺乏,而農戶有時也忙于在外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對果園疏于管理;部分橘紅種植散戶未能與公司、農村專業合作社進行合作,政府的科技扶貧項目難以落實到戶,致使橘紅種植的科學性程度低,不能形成一定規模。另一方面,廣西多地橘紅種植核心示范園區產業基礎薄弱,吸引企業資本能力弱,所以后期科技投入經費捉襟見肘,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求,企業因科技投入力度不足而導致的產業發展滯后等問題逐漸顯現,給廣西橘紅產業發展增加難度。
2.4產業基礎薄弱,結構單一伴隨著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廣西正致力于將中藥材產業打造成地區特色支柱型產業。2002年以后,對于化州橘紅的研究越來越多,廣西陸川地區開始大面積引進橘紅種植,在部分地區中藥材橘紅產業屬于新興產業,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不管是在栽培管理,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采收加工、種質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等方面都是初露頭角,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產業基礎薄弱也限制了橘紅種植地區的產業結構優化。橘紅屬于小喬木或灌木,適宜栽培于平原、山丘等地,2~3年掛果,5~8年進入豐產期,有些農戶所承包的大片土地僅種植橘紅,在初期的2年是沒有經濟收益的,單一的橘紅種植無法發揮地區的資源優勢,土地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區經濟的發展,農民增收困難,無法調動農戶種植橘紅的積極性。
2.5品牌意識薄弱,競爭優勢不明顯目前廣西藥市上的橘紅產品多為橘紅原果(既橘紅鮮果采收后直接烘干或切片烘干的原產品),而第三方電子平臺上銷售的橘紅產品種類繁多,有橘紅酒、橘紅飲品、橘紅片、橘紅枇杷膏、橘紅花茶以及橘紅工藝品等。由于現階段廣西橘紅產品的生產技術標準體系還不健全,導致市場上橘紅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現象極為普遍。第三方交易平臺的交易便捷性雖給商品銷售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呈現出諸多弊端,造成市場上各類橘紅商品之間惡性競爭,打擊了企業產品創新積極性,造成這些后果的直接原因就在于企業沒有意識到品牌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同樣需要經營和維護,對品牌的建立、應用、保護等工作不到位,導致廣西許多橘紅企業在經營時利潤率低,競爭力優勢不明顯,市場占有率低等一系列問題出現。
針對當前廣西橘紅產業現狀及存在問題,經過對橘紅種植基地的考察和相關研究分析,分別從產地適宜性研究、管理、科技投入、品牌意識、產業結構調整等多個方面提出促進廣西橘紅產業發展的對策,希望對未來橘紅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示。
3.1加強產地適宜性研究,提升社會認可度道地性藥材的品質與其生長環境的氣候因子和土壤因子有較大的相關性,橘紅種植最適宜地區主要為廣東化州以及陸川等地,目前橘紅在廣西其他地區的種植適宜性研究相對較少。隨著國內外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市場對于中藥材的需求旺盛,道地產區種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拓展橘紅適宜種植區域迫在眉睫。調研結果表明,廣西南寧、田林、西林、陸川等地橘紅柚皮苷含量≥3.5%,均符合藥典要求;土壤pH為4.7~6.9,符合橘紅種植所需條件;有機質含量為16.8~44.1 g/kg,有利于橘紅生長,可以看出廣西部分橘紅產區擁有種植相對優勢。氣候、水分、土壤等因素是道地性藥材生長的主導性因素,但是不能成為制約其他相對較適宜地區的限制性因素,因此要不斷加強非道地產區的產地適宜性研究,為廣西橘紅種植產地標準化、規范化種植體系建立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以便不斷提升廣西橘紅的社會認可度。
3.2全面提升基地管理水平,狠抓橘紅品質在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相互配合下,可解決當下橘紅種植基地管理松散、基礎設施不健全以及農戶專業技能儲備不足等問題。隨著農村專業合作社的職能越來越規范化,更多在橘紅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由其提出,企業依據存在問題與專業科研機構相互協調,并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和穩定的資金,農戶及時反饋,逐步形成“一對一”的技術服務及管理體系,從而全面提升橘紅種植基地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提升是橘紅優質高產的保證,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時狠抓橘紅品質,建立橘紅生產標準體系,嚴格把控種植、管理、采收、加工等各個環節,做到以質量取勝才是今后產業的發展之道。
3.3增強科技投入,促進產業發展科技投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就當下廣西橘紅種植科技投入力度不足的問題,需要公司、農戶以及農村專業合作社聯合起來與相關科研技術單位進行多方位合作。廣西陸川綠豐橘紅產業核心示范園區現已發展成為廣西規模較大、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橘紅種植示范園區,目前示范區正積極地尋求與各級科技部門以及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各類橘紅產品并制定一套橘紅培育、種植、采收、加工以及銷售的規范化體系。2016年8月,廣西陸川縣建立橘紅試驗站,廣西農業科學院和廣西中醫藥研究院駐派專業人員并成立科研小組,積極參與橘紅栽培種植、施肥管理、有效成分提取和種質資源等方面的研究,并增派農技專家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逐步提高種植戶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提高橘紅種植的科學性。
3.4大力扶持龍頭企業,促進產業化發展目前,廣西橘紅產業正處于增產、增效階段,對于農戶來說,這也是提高經濟效益和農業收益的重要階段;對于公司來說,這是加快促進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時期;對于政府來說,發展橘紅產業是脫貧行之有效的手段。龍頭企業作為當地經濟和產業文化的“排頭兵”,有責任和義務發揮其帶頭作用。龍頭企業以其特色產業作為支柱,關鍵技術作為發展軟實力,在發展過程中競爭優勢明顯,市場占有率高,被人們熟知和認可程度更高,所以政府應該大力扶持龍頭企業,以點帶面,帶動鄉鎮以及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例如,廣西陸川縣在自治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政策的扶持下,憑借橘紅種植,農戶的直接收益每年可達300多萬元,每戶平均收益過萬元,2017年該地區發展橘紅種植226.67 hm2,并輔以發展陸川特色養殖業,輻射帶動周圍鄉鎮的583個貧困戶[15]。所以,對于有潛力的龍頭企業,政府要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使龍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輻射范圍越來越廣,帶動小企業以及農村專業合作社發展,為農戶提供更多的發展和就業機會,實現城鄉統籌發展,促進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推動整個地區經濟發展。
3.5發展林下經濟,實現產業融合林下經濟是最近幾年比較受歡迎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因其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也調動了農戶參與種植的積極性。目前,廣西南寧、博白等地已經實現了林藥模式,套種植物多為藿香、巴戟天、天冬、何首烏、牛大力等藥用植物,且生長態勢良好。同時廣西陸川縣清湖鎮也有部分農戶實現了林禽經濟模式,在橘紅林下養柴雞,不僅可以為果樹提供有機肥,而且也減少了病蟲害,改善了生態環境。廣東化州的橘紅種植也實現了林畜經濟模式,在橘紅種植基地附近開辦養豬場,實現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的互惠互利。發展林下經濟不僅可以促進農業增產、農戶增收,還能通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廣西橘紅產業化發展。企業以及農村專業合作社可以通過橘紅種植的便利條件發展更多元化的林下經濟模式,實現養殖業、畜牧業、種植業、旅游業等多個產業之間的大融合。
3.6樹立自我品牌意識,提升市場競爭力品牌是產業發展的軟實力,是企業文化的精髓,而樹立品牌形象也是企業發展戰略性的一步。目前,廣西部分產業核心示范區注冊了“橘康”“陸橘香”“橘旺”等商標,但產品知名度較低,在同類商品中競爭優勢不明顯,品牌產值低,因此所申請的商標不具備商業價值,這就使得廣西橘紅產品售價低于同類產品。針對眾多廣西橘紅企業的發展現狀,現階段要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努力提升品牌以及所生產產品的知名度,同時不斷提升橘紅品質和制作工藝,逐步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升市場競爭力。對于品牌培育、品牌建立、品牌整合以及產品推廣工作要做到明確目標,長遠規劃,努力實現品牌戰略目標,逐步占領市場,刺激廣西橘紅產品銷量。
近年來廣西橘紅銷量不斷增加并出口海外多個國家,廣西政府對于中藥材產業扶貧項目的大力支持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作用,為橘紅的銷售和運輸提供了便利條件。目前廣西橘紅的種植初具規模,產業發展逐步推進,希望未來橘紅產業能攻克技術難題,努力實現橘紅規劃化種植,提高社會認可程度,開發市場潛力,不斷發揮產業優勢,為我國中藥材產業發展助力。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378-379.
[2] 屈杰,王寶家,孔文霞,等.橘紅及化橘紅的本草考證[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11):4434-4436.
[3] 肖耀軍.關于橘紅和化橘紅的鑒別及合理使用[J].北京中醫藥,2012,31(10):772-775.
[4] 金世元.橘紅的品種及今昔藥用情況[J].首都醫藥,2005(5):41-42.
[5] 謝崇源.橘紅、化橘紅及橘紅珠[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1):51-52.
[6] 王瑜真,陳立文,張麗娟.橘皮、橘紅及化橘紅演變的古籍考證[J].實用醫藥雜志,2014,31(9):823-824.
[7] 陳旺,周郁成.“南方人參”化橘紅[J].源流,2010(12):72-73.
[8] 劉如良,馬秀紅.橘紅與化橘紅的藥材應用鑒別[J].光明中醫,2008,23(8):1196-1197.
[9] 陳巖,胡燕琴.橘紅與化橘紅臨床藥用不同[J].北京中醫藥,2001,20(2):43.
[10] 艾偉霞,易春.易混淆的化橘紅、橘紅和陳皮[J].北方藥學,2012,9(6):100-101.
[11] 劉慧燕,蘇薇薇,彭維.生態環境對化橘紅道地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5(5):216-218.
[12] 陳新,黎健智.毛橘紅與光橘紅的鑒別[J].中藥材,2001,24(6):409-410.
[13] 曹征,趙宇,曾祥有.南藥化橘紅優質高產栽培[J].河南農業,2017(7):7-8.
[14] 黃錦勇.化州橘紅栽培技術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2017,11(15):3-4.
[15] 黃珊,覃科權.陸川:橘紅產業“紅火”新山村[J].農友之家,201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