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每年新年開學,我都會上一節紅包課,讓學生感受新年的快樂、老師的關愛,也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因為每次給學生發紅包,不僅僅是發個紅包草率了事。第一次給他們發紅包,我讓他們了解中國人新年發紅包的習俗意義,讓他們寫了關于紅包話題的習作。第二次發紅包,我讓他們在紅包里寫了新年愿望。今年的紅包課,要上兩節,第一節是我和同學們給白血病復發的丘嘉盟同學的紅包。第二節才是我給所有同學的紅包。
愛心紅包:把美好的情感珍藏心底
去年1月10日早上,丘嘉盟媽媽微信告訴我,丘嘉盟白血病復發。我知道,近年來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家花了幾十萬,能借的親戚朋友都借了。我希望鼓勵孩子們幫助患病同學,同時能給他們一次重要的生命教育,該用什么方式呢?我想到了發紅包的形式。于是,我決定開展一次“給丘嘉盟一個愛心紅包,一句溫馨祝福”的主題班隊活動。
開學第一天的班會課上,我把一個裝著56個紅包的巧克力盒子帶到教室里,我打開精美的巧克力盒,拿出一個特別大的紅包,問:“你們想知道里面有多少錢嗎?”當我從紅包里抽出500元時,同學們驚訝了。我繼續說道:“按往常的紅包課,譚老師給你們的紅包只有1元、5元、10元,多少不一,最多也只有20元。我們明白紅包不在于多少錢,只在于給同學們一份心意。這次給丘嘉盟的紅包,除了一份新年祝福,我還想給他一點幫助。”于是,我給孩子們講了他白血病復發的情況,講他正在勇敢地與病魔作斗爭,講他需要我們的支持。
第二天早讀課,先由班長簡單說了說這次給丘嘉盟紅包的意義,然后讓學生在紅包背面寫上祝福語,可以先回憶與嘉盟一起的美好生活,寫自己在他身上學到了什么,再寫寫自己鼓勵嘉盟的話,全班同學都靜靜地寫著。
3月2日,丘嘉盟媽媽在微信里說,已經收到了我們的這份心意,丘嘉盟很高興,紅包背后的祝福語看了又看。我希望,當他想念學校的生活時,可以讀讀紅包背后的祝福語,回憶和老師同學一起學習生活的幸福時光;當他承受手術、打針、吃藥等疾病帶來的痛苦時,可以想想那一個個滿載祝福的紅包,他就會變得更堅強更勇敢……
4月26日,丘嘉盟同學在媽媽的陪同下,回到了我們六(3)班。當他出現在我們班的教室門口時,同學們給予了熱烈的掌聲。丘嘉盟說他在住院期間收到大家的祝福非常感動,那一個個紅包,他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刻,他媽媽笑得多么甜美。兒子的康復,是她最幸福的事,她感謝與祝福給予他孩子關心和幫助的老師們和同學們。真好!這是一份美好的師生情、同學情,這美好情感將珍藏于孩子們心底!
獎勵紅包:做更好的自己
這學期開學會議第一個環節是校長發紅包。一句“準備開搶了”,二百多人手捧手機,眼盯屏幕,好一個拭目以待,還有點小緊張,玩微信搶過紅包的人都能體會這微妙心情。
忽然想起上學期期末時,我對學生說過,過了年會給他們一個紅包。可是,我只準備了紅包袋,具體怎樣操作還沒想好呢。以前聽說過有老師用贈言代替紅包里的金錢,這招也行,但所有紅包都這樣,真的見不到一個有錢的紅包,也說不過去吧。給錢?不行,我是老師不是老板。每人給1元?現在的小孩子不喜歡。每人給10元,不正常,都說不是老板。今天校長發紅包不就給了靈感嗎?可以像微信紅包那樣有多有少呀,而且要有點新意,我認為,課堂上的紅包,不能僅僅是個利市紅包,它應該是一種有教育意義的快樂。琢磨著,我們班的“開學第一課:發紅包”就新鮮出爐了。第二天,開學第一天,我們班上了一節與眾不同的語文課。
上課了,我捧著個紙皮箱走進教室,紙皮箱寫了“ 聽寫大賽 ”,然后在黑板畫畫寫寫,還寫著“發紅包了”。紅包分為兩種,一種是特別紅包,一種是獎勵紅包。特別紅包是在聽寫大賽中錯別字要在范圍內才可獲得,獎勵紅包是認真完成寒假作業才有。這樣的制度重復了兩年后,今年,我改主意了,說:“今年大家都有紅包,只不過要寒假認真寫作文的那些同學可以先抽。”
有五十四個紅包,五十四份心意。紅包后面寫著:“做更好的自己!”當然還有我“帥氣”的簽名。紅包內的金額不等,有點小運氣,也有點小驚喜。
發完后我們來了張大合照,每個人都紅包舉起來,臉出露出燦爛的笑容。接著唱我們的班歌“小蝸牛大夢想”,整個教室充滿了新年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