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和微信的普及,微信群越來越成為家校溝通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很多老師都比較喜歡采用建立家長微信群的方式,來促使家校溝通邁入新的時代。不容置疑,微信群有著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一方面,相對于傳統(tǒng)的溝通方式,它不但可以發(fā)文字發(fā)圖片,還可以發(fā)語音發(fā)視頻,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進行充分的現(xiàn)場互動,瞬間拉近雙方的距離。另一方面,老師只需要發(fā)一條信息,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第一時間知曉;而家長在微信群中,則可以了解學生在校的方方面面,比如學習,比如生活等等。此外,利用微信群這個平臺,家長之間還可以互相交流育兒心得,可謂是方便至極呀!所以,建立家長微信群,對于老師和家長,都是雙贏的事情。
但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有不少教師為微信群所累,有老師坦言家長微信群成了新的負擔,搞得像每天都在開家長會似的,弄得自己身心俱疲。比如,每次在群里發(fā)了信息,下面的家長都紛紛留言,往往導致后來的家長根本無法看到老師的信息,結果導致自己不得不重發(fā)信息,原本想方便,結果變得更加不方便了。再比如說,有的小學或者幼兒園老師,整天都需要發(fā)孩子在學校的圖片,視頻,而且還需要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的情況,稍有疏漏,家長又會要求再發(fā),直到對方滿意為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老師也不能隨便在家長群里說某個學生的不是,否則,稍有不慎,便會讓家長誤解為老師針對他的孩子,免不了對家長再三解釋,弄得自己筋疲力盡。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改變這種現(xiàn)狀呢?我認為,作為教師,要玩轉(zhuǎn)家長微信群,處理好“關系”才是破解之道。
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勛說過,在親子溝通中,關系大于教育內(nèi)容。意思是,對于親子溝通來說,如果親子間能建立起來良好的關系,那么,你說的話,對方都能聽進去,自然親子溝通的效果就會十分不錯。我認為這個理論不僅適合親子溝通,也適合老師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因此,教師就需要處理好以下兩種關系。
一是,處理好師生關系。古人言:親其師,信其道。說的是一個人只有在親近、尊敬自己的師長時,他才會相信、學習師長所傳授的知識和道理,顯然這是在強調(diào)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其實,我覺得,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因為,很多時候,家長都喜歡通過詢問孩子在校的狀況來了解和評價孩子的學校和老師。當老師和學生建立起了比較良好的師生關系時,我們就很容易想到,從學生口中所說出來的關于學校和教師的狀況,那必然是積極正面的,充滿了無限的正能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對于學校和老師的評價自然也都會比較正面,良好的家校關系自然也就建立起來了。所以,家長也就會對學校和老師表示出信任和感激,自然也愿意配合老師來共同教育學生。
二是,處理好家校關系。不容置疑,家長之所以如此關注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潛藏在行為背后的是每一個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學校平平安安,勤奮學習,健康成長。所以,作為教師有必要換位思考,針對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對癥下藥,消除他們潛在的擔心。可以在開學之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展示自己的風采,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展示自己的治班之道,管理之策。可以展示自己的真誠,讓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放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和家長講明你建立家長微信群的初衷,建立好微信群的群規(guī),并且讓熱心的家長來督促家長群中家長的行為。我相信,當每一個家長都對學校和老師充滿了信任,他必定會自覺遵守群規(guī),積極地配合學校和老師,一起努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