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齊魯晚報》消息:2018年8月6日,在濟南齊魯醫(yī)院,17歲的小孟因喝百草枯躺在病床上,八年前,因在自家魚店殺魚動作嫻熟走紅網(wǎng)絡,被譽為“殺魚弟”;八年后,小孟為20塊錢和鄰居攤點爭吵之后喝下一月前購買的農(nóng)藥。曾經(jīng)的網(wǎng)紅,如今的落魄。究竟什么原因?qū)е铝私裉斓谋瘎??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小孟的成長歷程。
小孟5歲時便和父母一起來到蘇州打工。 2010年,一則網(wǎng)帖迅速走紅。幾張照片記錄著一位小男孩嫻熟賣魚、殺魚的過程,用犀利的眼神秒殺了眾多網(wǎng)友,“殺魚弟”因此也一炮走紅。輟學的殺魚弟重回課堂,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舌従痈嬖V記者,沒過多久,因為跟不上學校節(jié)奏,孩子的父親又讓他回來殺魚了。有時候三天兩頭去(學校),有時候早上去了下午就回來了。他父親說讀書有什么用?只有干活掙錢。孩子自己也不想讀,說實話他根本讀不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適齡兒童必須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很顯然這一規(guī)定并沒有在小孟身上得到落實,也壓根沒有人追究他父母的責任,失去上學的機會便預示著他又一次失去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在這個擁有6個孩子的家庭里,爭吵是常態(tài)。小孟的母親提到跟丈夫經(jīng)常吵架,“孩子多,事情又多,我們倆一吵架,情緒一低落,也不問小孩一天吃一頓飯還是兩頓飯,事情又多,又煩。”水產(chǎn)店的生活緊張、重復而枯燥。午夜12點,小孟的父親開著貨車去進貨,凌晨三四點起床,開始準備出攤,孩子們起床后,隨便吃口早點,5個孩子一塊兒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去上學,留下小孟待在家里幫忙。水產(chǎn)店的生意并沒有因為網(wǎng)紅而好轉(zhuǎn),每個月賺4000左右,而店面的租金每年還要3萬左右。我們不難想象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下,這對父母能夠給予孩子多少關愛?脾氣暴躁的父親對他的傷害究竟有多大?一個家庭中愛的缺失必然會導致孩子性格內(nèi)向、孤僻,也為今天的背景埋下了種子。
一個不爭的事實,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上學異常艱難。在小孟曾經(jīng)上學的學校,教學條件差,教師流動性高,輟學風險很大,課堂紀律很難維持,班級人數(shù)眾多,之后又因各種原因而停辦。據(jù)調(diào)查,蘇州的外來人口在2015年已超過本地人口,成為深圳之后的第二大移民城市,有半數(shù)以上學校內(nèi)超過50%的學生是打工子女,這些外來人口上學必須依靠繳納社保的積分。用父母的門檻限制孩子入學,無形中造成了貧困的傳遞。早早輟學的小孟的生活空間很狹窄,他沒什么朋友,不上網(wǎng),沒有QQ,只用父母的手機玩玩吃雞。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相對封閉的交際圈子,讓這個本來心理脆弱的孩子雪上加霜。如果小孟能夠更好地接受教育,如果他的交際圈子廣一些,如果社會能夠多給他一點關愛,也許這個孩子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表面看來小孟的悲劇是因為生活貧困,貧窮限制了他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冷靜的思考其實比貧窮更可怕的是愛的缺失。在家庭,缺失父母的關愛,他的生活在極度的恐慌之中。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缺少社會應有的關愛,小小年紀便輟學失去了改變命運的機會。貧窮固然可怕,但如果能夠得到應有的愛,也許會激發(fā)他不斷努力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關注貧困的孩子,首當其沖應該讓他們有學上,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因為相對貧窮而言,沒有愛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