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你溫暖的手掌呵護我們;你用你堅定的步伐引導我們;你把你心中滿滿的愛,一股腦地給予我們。你總是開玩笑,說你是我們的“二爸”,我們全班都是你馬某人的孩子。而當初太過年少,屢次忽視你的付出。那一聲欠你許久的“二爸”,現在我用盡全身力氣喊出,不知你在那三尺講臺上能否聽得到?
遇到你的第一天,你便點了我的名字,一面是給我分配任務,另一面么,便是教育。
“王倩妮,你看看你的手!指甲花得就像是染缸里出來的嗎?”咦?我從一進教室便把手藏在口袋里的,你又是怎樣看到的,納悶不已的時候不得不提防你的細心,看來以后沒有好日子過了。果然,你過了兩天便來宿舍里察訪,先進門就說我們桌子上扔了果皮,還有牙刷臉盆沒有擺整齊,就連墻角的一丁點頭發絲都成為你教育我們的“素材”。你教我們疊被子:“一分三,兩頭齊,枕頭放在床中間……”千叮嚀萬囑咐,才放心地離去。不過說來也奇怪,從此以后“文明宿舍”非我們班莫屬,王校長在年終全校總結大會上把我們的“二爸”夸得天花亂墜。
“二爸”管理班級,那是相當的嚴格:某某同學沒有穿校服,被趕回宿舍去穿;有四五位同學早自習遲到,那天他們幾個在教室門口站了半天,你就坐在對面辦公室盯著;有同學上學帶手機,你秘密打探,終于搞到帶手機學生的名單,在班會上一一點名,耐心教導,說什么“作為一名初三畢業生,要想毀掉自己就先從玩手機開始……”下最后通牒讓學生周末把手機放到自己家里。
受著你的“壓制”,生活“苦不堪言”啊!可也得扛,扛得有滋有味,成天扎扎實實。現如今淡而無味的生活,曾經的我是那么的渴望啊!可是你給的那股“苦味”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之后,我又是如此的懷念,就如下飯菜沒有放鹽,讓人食不下咽。
你的教育冷不防便襲擊了我,無孔不入,無時不來。寄宿制學校每個學段一放假就是四五天,很多學生都是被荒廢了的。每次放假你親自給我批好假條,看著我坐上公交車離開。到家后三十分鐘之內,你便把電話打過來了,先是問我媽,我是否安全到家了,然后便叮囑我調整好作息,不要因為四五天的假期便睡得太多,否則上學緩不過來,最后開始一以貫之地讓我擠時間努力學習:
“物理學得不行,你得平時多做題……”
“初三一年需要靜下心來,拋開不該有的……”
“為了中考理應拼命,泰山壓頂不彎腰,困難面前不低頭,爭分奪秒,只為中考……”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擔當的人,有良知的人……”
……
二爸,當時很“厭煩”你的約束,你的婆婆媽媽讓我產生了躲避的沖動,可我發現肆無忌憚的自己竟慢慢踩上了你喊的拍子。我一天天淹沒在習慣里,滿腦子都是你的影子。這樣讓人感動又厭煩的關心,這樣細致到婆婆媽媽的問候,持續到六月畢業。我如今卻不能釋懷,我已經徹底失去了這些。
我再也不會被你的麻利鞭策著。
我再也不會被你的麻利刺激著。
你給過的,讓我的初三有淚有笑。
你的許多話我都忘記了,記憶隨著時間變得模糊不清,可我忘不了你的告誡:“不要讓自己墮落!有的人爛稀泥抹不上墻,軟草繩扶不上梁,假子彈上不了膛……”
你的課堂聲色俱全,幽默風趣,動作頗多,讓人至今回味無窮。俯首貼耳的“貼”是平音,你把自己“貼”在黑板上。請柬的“柬”為三聲,是因為“遞請柬時低頭彎腰而后抬頭,就像三聲那個彎彎一樣。”迄今為止,快要七年,卻還是沒有忘記。是因為記憶太清晰,還是舍不得剔除這樣的美好?我沒有答案……
二爸,在我的求學生涯中,我再也遇不到給我買生日禮物的你;我再也遇不到催我吃早餐的你;我再也遇不到早自習帶我們去學校葡萄架下背文言文的你;我再也遇不到語言犀利工作認真嚴謹的你。原來,脫離了你的嘮叨,是跳進了讓人安逸可怕的苦海;原來,脫離了你的細膩,是注定孤獨旅途的開始;原來,脫離了你的啰嗦,是增添了新的不舍與寒冷。
二爸,是你,看到了我輕狂無知背后的潛力。你知道我并非朽木而是塊好玉需要雕琢。你忍耐著我累積給你的失望,你承受著我任性無理時給你的傷害。要是初三沒有遇到你,此刻我或許過著舉步維艱的生活,看著不堪入目的風景,還是那個目高于頂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我想念你給過的一切,也只能想念。原來那一句句看似平凡的叮囑,飽含著你無盡的愛;原來你每一個笑容的背后,都有著不為人知的傷口。時光荏苒,我想回報你的愛和熱情,想在你累的時候道一句關心,想在初三的痛苦掙扎中給你些許安慰……但這一切“想”,如今皆為空談。
青春在歲月中流逝,人心皆在磨礪中堅強。進入高中后,我開始強迫自己堅強,經歷著考試失利的打擊,習慣著被老師無視的酸楚,在學會成長的同時隨之愈加思念你。看著回憶在指間流逝,疼痛如同芍藥花一樣在胸口鮮血淋漓地怒放。每一個華燈初放的黃昏,刻刻幻滅的云霧墜落,我用力抵抗時光的力量帶走與你的過往,深刻思念是維系我與你的紐帶。痛定思痛,口中呢喃的,是永恒不變的那句:
“二爸,我想念你,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