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習近平
近期,記者在全國多地走訪中小學時發現,“00后”一代孩子對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限于物質收入與精神壓力,老師們擔任班主任的意愿普遍不高。新聞發出后,引發了全國各地的教師及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極大關注。
王紀群(天津北辰教師):緩解“班主任危機”,加薪不如減負
面對“班主任危機”,很多地區的教育行政部門及中小學校大都采取了提高班主任津貼的方式來吸引教師承擔班主任工作,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一味地靠加薪來吸引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會使學校領導因為給班主任加了薪而更加心安理得地攤派工作,其他教師也會把本該由自己承擔的教育學生的工作推給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少有人做,關鍵在于班主任承擔了太大的精神壓力及過重的工作負擔。很多教師寧可每個月少掙幾百塊錢,也不愿意承擔班主任工作。因此,緩解“班主任危機”,加薪不如“減負”。
黃啟龍(蒲公英評論員):化解“班主任危機”需提升其幸福感
要化解“班主任危機”關鍵是提升班主任的幸福感。首先要明確班主任的工作職責。班主任要管理的事雜而多,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家訪、班級管理之外,還有寫不完的總結、填不完的表格……很多與教學無關的工作都得班主任來做。每個教師,包括班主任,也還有一個家需要呵護;其次要厘清班主任的責任邊界。這方面急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解決班主任“責任無限”問題,消解社會對班主任期望過高問題;再次是厘清班主任的“懲戒權”。教育需要適當的懲戒,應在《教師法》中明確教師的“懲戒權”,讓教師和班主任對學生的“懲戒”不再動輒得咎。
王紅峰(浙江臺州教師):“班主任危機”,何妨試試“加減法”
化解班主任危機,何妨嘗試一下“加減法”。“加”即增加班主任的幸福感。班主任工作量大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在擔負著與其他老師相同的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組織班級學生的管理,尤其是住宿制學校。在班主任的勞動和收入不成正比的現狀下,可采取靈活措施進行“補償”。另外,教育部門還可開展優秀班主任評比活動。“減”即減少班主任的家校矛盾。各學校的家委會可以開通家長熱線,解決學生、家長與老師溝通難的問題。教育行政部門可成立仲裁委員會接受家長投訴,合力解決家校矛盾,減輕班主任的精神壓力。
劉傳斌(湖南邵陽教師):破解“班主任危機”,加薪更要減負
破解“班主任危機”,還得從加薪和減負上下功夫。各地要將班主任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在績效工資分配中向班主任傾斜。同時,在考核評優、職稱評定等方面對班主任優先考慮。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和行動上給班主任減負。很多學校管理中“整齊劃一”的規定,限制甚至剝奪了班主任的自主性,讓班主任缺乏創造的自由,何談教育浪漫和情趣?另外,要科學劃定班主任工作內容,讓班主任工作相對純粹一些。班主任的主要任務是學生思想教育和班級常規管理,不要把責任無限放大,而應讓其有更多時間用在靜心教書和潛心育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