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名幼兒教師而言,一個繪本教學價值的深度關鍵取決于個人對文學作品及兒童理解的深度,每一個繪本教學設計,考驗的終究還是教師的兒童觀。
而對于家庭來說,要培養幼兒閱讀有兩個小絕招。
第一,家長首先要愛看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里所指的愛看書,是指一種廣泛的閱讀,要看一些“沒用”的書、雜書,而不是跟當前工作有關的書。當家長表現出樂在其中的時候,才會對孩子產生一種有效的影響和引導。
第二,把孩子帶到書前面。很多家長認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卻不知道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圖書,于是很多時候都是根據一些榜單來為孩子挑選書籍。這種推薦其實有很大的個人性,可能是一種大眾規則,卻不一定是孩子自己喜歡的。因此,很多時候,將孩子帶到圖書館或者書店,讓他們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書,或許效果更佳。
此外,在幼兒閱讀中,現在普遍存在一些誤區。比如,家長本身的文學素養不足以支撐兒童閱讀的指導。一些家長老是喜歡在孩子讀完書之后,詢問孩子這本書的作者是誰呀,這本書講了什么道理呀。其實,即便是成年人讀完一本文學作品,有時候也很難說清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還有一些家長實用主義傾向太明顯,為孩子選擇圖書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值不值,有沒有用,或者是要求即時見效。事實上,文學教育是綿延的,在閱讀時,家長不要在乎太多細枝末節的東西。
那么,家長跟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家長要有熱情。你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很喜歡這本書,你也很喜歡跟他一起讀,讓他感受到你給他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是很開心的,這一點很重要。
有些家長閱讀的時候是一種應付的態度:“行行,我給你讀本書吧!行行,你別煩我了,我給你讀本書吧,但讀完后馬上就得睡啊”。家長這種毫無興趣的態度,肯定是不利于親子閱讀的。
最后就是一個投入的狀態。經常有一些媽媽說,這本書把我讀的感動了,或者有爸爸說這書太搞笑了。其實這種狀態是蠻好的,家長很投入,很喜歡這本書,這種這種情緒自然會感染孩子去喜歡這本書和喜歡閱讀這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