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闡述了西部地區某區縣重點高中學校家庭以及家庭教育現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家長會新策略以實現家校共育的優化。
關鍵詞:家長會 "家校共育 "高中學校 "家庭教育現狀 "新策略
一、家庭教育現狀
(1)家長文化素質
根據隨機抽取的600高中生調查,結果如下:
數據顯示:學生家長的平均文化程度在初中水平,相當部分家長文化只有小學水平,另統計顯示只有6.9%的家長看過極少的有關家庭教育指導的書籍。我區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家長文化素質普遍不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家長的思想道德、價值取向、理想追求、人生態度、日常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的形成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人生觀、世界觀的確立進行著最早的塑造。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教養態度,同樣影響著子女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在孩子的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替代的。
(2)農民工出現帶來了留守兒童問題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計劃生育實施帶來獨生子女問題一直備受各界關注;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也隨之發生變化,離婚率的上升帶來了“單親家庭孩子”問題,以及隔代教育問題等等。
(3)高中階段家庭教育現狀
該調查選擇了理科小班、理科實驗班、理科普通班以及文科班共計603名學生的統計結果。
數據顯示:親子交流頻次主要是周交流,交流主要內容是健康生活學習,其中健康交流尤其是心理交流空缺較大。這與家長自身文化素質存在著必然聯系。
家庭教育面臨的問題也會給學校帶來一系列問題。學校不僅要進行傳授學生文化知識,還要更好的育人,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思想動態,個性以及人格培養,特長的發展,自信的培養等。往往這樣的家庭和學校聯系更少,有效利用家長會進行溝通,更好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是學校面臨的一大挑戰。
我們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促進家校共育,其中充分利用家長會提出新策略是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家校共育新策略
(1)家長會時間策略
我們要根據目的去確定家長會召開的時間,家長會的本質是家校溝通、促進合作,凡是有利于這個目標實現的,確實有必要召開的都可進行。但是一個學期召開的家長會次數也不必太多,多了反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考慮召開家長會的現實問題,現在很多家庭父母雙方都在外工作,請假并非那么容易,有很多來開家長會的都是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人,反而達不到開家長會溝通的目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對家長會時間。由于西部地區外出務工的家長比較多,一般每年春節回回家過年,在家長還沒有返工之前,比如每年春期開學召開家長會,這樣就可以提高家長的出勤率,緩解隔代教育、留守問題,促進家校的有效溝通達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2)家長會方式策略
我們要根據目的去確定家長會召開的時間,家長會的本質是家校溝通、促進合作,凡是有利于這個目標實現的,確實有必要召開的都可進行。所以僅僅每年春期召開家長會是不夠的,那么時間不足形式來補,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改變家長會形式,比如利用微信群、QQ群、直播等現代化信息手段解決外出務工家長的家長會召開問題。
同時可以開設小型家長會,有的時候我們所想要溝通的僅僅是部分特殊情況的學生家長,比如留守問題,單親或離異家庭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等,這個時候就完全沒有必要召開全校或者班級家長會,可以提前邀請小眾家長來校好好探討,這樣既有針對性,又能夠很深入地討論解決問題,反而效果會更好。,家長會方式多種多樣,重要的是達成目的,兼顧學校、家長、教師便利。
總之,家長會只是一種方式,我們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家校溝通,提升學生教育質量,達到學校、家庭、教師、學生的共贏,達到家校共育,不拘一格。
(3)家長會形式策略
家長會不是"“告狀會”:教師在開家長會時千萬不要因為學生一件小事或一點小錯誤夸大其詞,以偏概全。這樣不利于孩子成長。這類家長會很可能會成為“受訓會”或“仇親會”。
家長會可以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模式,進行新的改革與嘗試。
1.發布會形式
針對一項或多項主題,以教師講述和傳達為主,以家長提問為輔的形式。多為學校或班級有重大事項宣布;或學生面臨升學比如高考的專題講座;或類似一堂家長學校課程。其目的是為了準確、及時的向家長通報學生或學校教學情況、變化等。
2.共同活動形式
這種形式的主要目的是在共同的活動中增進彼此的交流。比如增進親子感情的親子主題班會,由班主任主持,設計親子活動的主題班會;或者學校主持的大型學生活動成人典禮,邀請家長參與作為成人儀式的見證人,通過親子活動增進親子感情和學生責任感;或者辯論會形式,家長和學生之間辯論以達到彼此理解增進感情;或者探討會形式,比如高考前如何消除學生緊張情緒的探討交流;親子拓展訓練;親子運動會等等。既培訓了家長又增進了親子感情,這也應對了學生家長普遍文化素質偏低的現實情況。
3.匯報形式
通常為由教師組織,學生表演或學生作品展示,家長參觀鑒賞為主要內容。主要目的增加教師、學生、家長三方互動,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增強三方感情。
通過家長會,隨著家長對老師的理解,對學校工作的了解,使家校合力更強。不但減輕了家長教育孩子的工作量,也成了孩子成長的好助手、好伙伴,實現家校共育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靜.“慧”開家長會[J].今日教育:2018(07).
[2]唐浩銘.家長會記略[J].教育文匯,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