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學校,留守兒童從十多年前起的一個新名詞,到現在變成越來越壯大的隊伍,其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關愛留守兒童,我們在行動,哪些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我們在不斷地工作中總結經驗,以孩子的發展為前提,以關愛為手段,為留守兒童營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關鍵詞:留守兒童""發展
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是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和聯系的紐帶,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方面,我們更要發揮我們的智慧,把關愛落到實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心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一、關注每個留守兒童的家庭背景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難道他們就不愛、不想自己的孩子嗎?在接手新生入學班級的時候,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對學生信息的摸排、篩選、歸類,看似簡單的工作實施起來的時候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顯得復雜得多。農村的路形復雜不好認,路遠交通不便捷……這些困難阻擋不了我們調查的決心。
小雨,家離學校有13里的路程,父親前幾年發生車禍左腿小腿被截肢,現如今在南京打工,工資只夠養活他一個人,但減輕了家里的負擔。母親在揚中打工,收入偶爾貼補孩子的上學開銷,爺爺在南京六合區一工廠當門衛,小雨奶奶在家照顧小雨的生活起居,小雨乘坐校車上下學。
晨晨,家離學校有17里的路程,父母都在南京打工,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上下學是爺爺或奶奶用三輪車接送,爺爺奶奶不識字,學習上在家無人幫忙督促。
文軒,由于奶奶病重,爺爺要照顧奶奶,父親在廣州打工,母親在南京打工,無人照應的他被寄養在外婆家,外婆家距學校10里的路程,他乘坐校車上下學,由于外婆不識字,導致他的學習上無人照應。
只有充分地家訪,了解了學生的基本信息,我們才能做到明確目標,有的放矢。隨后,我利用現在互聯網的多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了班級微信群,為家校的及時溝通創造了平臺,為遠在他鄉的父母了解孩子的近況以解相思之情,為孩子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就在身邊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關心每個留守兒童的生活
教師的工作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所有成功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與學生關系良好,相互信任。一個不能處理好師生關系的教師,其工作必然是失敗的。而與留守兒童的良好關系的建立,就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同心協力,從關心他們的學習入手,分工合作,合理安排培優補差的時間,利用閑暇時間多給他們開小灶。再逐漸關心他們的生活:每天的根據天氣了解穿衣情況;生病了,了解吃藥情況;課間活動時,了解游戲情況;就餐時,了解吃了多少、吃得好不好等等,讓孩子們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三、關愛每個留守兒童的成長。
(1)反復練習,訓練習慣養成
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是指從環境中成長出來的、以相同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從事相同的事情,不斷重復、不斷思考同樣的事情。而習慣一旦養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塊,很難打破了。
到小雨家去家訪,我隨著她走進了她和奶奶的臥室,只見靠窗的書桌上擺放著一個平板電腦,一杯沒喝完的牛奶,一堆吃完了的零食袋子,一個被老鼠啃了一個洞的蘋果……這樣的書桌根本無法下手,書都沒地兒擺,還談如何專心寫作業?我也終于找到了她的課桌肚里為何那么凌亂不堪的原因了。再看床上的被子也被堆成一團,我問她會不會疊被子,她弱弱地說了聲:“不會。”我讓她自己試試看,她很不情愿地疊起了被子,也只能是簡單的對折再對折,可能是由于天氣涼,被子太重了她疊不動,我隨后示范了一下如何疊被子,也請她堅持做到每日訓練,爭取養成自理的好習慣。留守兒童中像小雨這種情況的不在少數,再次家訪時,看到小雨疊的整整齊齊的衣物,聽著她奶奶講述的她每天疊被子的故事,覺得凡事只要堅持付出努力定會有可喜的收獲。
(2)多元評價,關注心理健康
留守兒童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從心理上他們常常會覺得低人一等,沒有安全感,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們,此時更要通過我們的心理干預,讓他們獲得較好的認同感。
一是課堂上設置有梯度的問題,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請他們回答相應難度的問題,多給這樣的機會,及時給予評價,教師鼓勵性語言和學生夸贊的動作,讓他們在同學面前獲得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二是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尋找解決的方法,不把失敗歸結于能力不足,而應該歸結為努力不夠,進而克服自卑心理。課間活動時,晨晨拿著呼啦圈怎么也轉不起來,他很著急又很氣餒。我問他:“你跳繩跳那么棒是一開始就那么厲害嗎?”“不是的,一開始我不會跳,我練了很多次才會的,后來才越跳越好。”“那轉呼啦圈和練習跳繩是一個道理,再跟著我抓住要領好好練習,過不了幾天你就會了。”果真不假,過了一個星期,他轉著呼啦圈都能在活動場地邊轉邊走了,他的臉上又揚起了自信的笑容。
(3)因材施教,提高學習成績
每個留守兒童都具有不同的特點,都有其不同的智力發展水平、興趣愛好和生活經歷。因此,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總會有所差異。晨晨頭腦聰明但比較懶惰,數學知識學習上不用人煩神,但是語文學習由于讀得少寫得少,將來會漸漸地影響到數學的學習,所以,他的輔導重點是語文能力的訓練;小雨計算能力比較薄弱,常常進位和退位都會忘記,不夠減時想怎么算就怎么算,對于她的輔導重點就放在了了解算理,明白計算的意義上了;文軒語文知識學習上是努力不夠,數學知識學習上是聽得不夠認真,綜合運用時就大打折扣了,語文老師課后經常給他開小灶,而我的數學課上,我也時不時地喊他回答問題,把他的思緒拉回到課堂,漸漸地他開小差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經過一年多方的共同努力,每個孩子在自身的基礎上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愛,是潛移默化的,是衡量道德的最靈敏、最精確的天平,熱愛學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基礎,讓留守兒童在充滿愛的生活環境中成長,讓我們靜候改變發生。
參考文獻
[1]劉新海主編.必須掌握的心理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李娟主編.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M].新疆建設兵團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