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識字是進行語文學習活動的基礎,掌握漢字字音、字義才能更好地閱讀,寫作;才能實現語文教學中的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目標。因此,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成效是基礎也是重點,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會影響識字教學效果。
關鍵詞:激發興趣 "識字教學 "能力培養
隨著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識字教學已經成為語文課改的重點。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傳統課堂上教師講,學生學,教師板書、學生抄寫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識字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識字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之時,不可以輕視識字環節,要以正確的教學觀面對,要想方設法從小學生的興趣點著手,給學生創造多樣的識字環境,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養成樂于識字、寫字的習慣,這樣學生自身的識字量會不斷增加,自然識字的技巧也會越積累越多,識字的興趣會日趨高漲,可以實現識字的高效性。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才能輕松愉快地學習。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識字學習中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1)采用直觀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激趣
小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單靠教師用語言講述漢字的結構,學生無法對漢字產生深刻印象。教師可以遵循教學直觀性原則,恰當使用各種教具,或者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簡單、明確、具體。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漢字的書寫筆順,將漢字的偏旁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這樣學生在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的吸引下,對漢字學習充滿興趣,從而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變換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而且識字量較大,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采用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
1.猜謎語識字法
當今學生智力水平和知識水平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他們對學習新事物有強烈的動機與需求,并有著驚人的領悟能力和吸收能力。所以在識記教學時,我精心設計了猜謎語活動,如:一字十一筆,無橫又無直,學生問孔子,孔子說無味——淡。這種活動,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識字質量。
2.游戲識字法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識字,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識字的效果也會降低,我采用游戲的形式教學識字,如:開火車的游戲。在課堂教學上我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生的回答聲了了無幾,而且情緒低落。我想我的教授形式沒有吸引學生,我改進方法,運用了開火車的游戲。對于肯定的答案,及時予以表揚,而沒有找到答案的學生予以鼓勵。不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識字效果非常明顯。
除此之外,還有圖示識字法、歸類識字法、講故事識字法、利用兒歌的形式出現等多種識字方法。讓學生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和識字的熱情
識字教學中除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外,還必須大力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第斯多惠說:“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他們,獨立掌握他們。”課堂是學生認字識字的主渠道,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我比較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如同桌合作、四人小組合作,在交往中識字。老師提供了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的機會,這樣學生在互聽互檢的形式下交流,每個人把認的字讀給伙伴聽,如果遇到不懂的字,組里的伙伴給予提醒再認一一認。每個學生又把自己的識字方法在組內說給大家聽,可互相取長補短。如此一來,學生在小組內互教互學,其樂融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教師則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針對難認的字再重點指導,提高了識字效率。也為今后的自學閱讀等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外,教師在教學之中,不可以再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去識字,那樣不僅教學的成效低,最關鍵的是會逐漸泯滅學生識字的熱情。鑒于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還要培養學生識字的熱情,使學生意識到識字的價值與樂趣。如教學“水”時,可以用遷移教學方式,將于“水”字有關的字寫出來,讓學生學習系統記憶。如“冰、淼”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學習水的方式去學習此兩個字,這樣學生在學習一個“水”字之時,還掌握其它的字,達到了靈活學習。這樣的有趣的學習方式,將識字課堂學習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學習識字的熱情自然會越來越高。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培養識字能力的有力保障?
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過:“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盡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周圍環境,以吸收各種信息,擴展想象和思維的空間。因此,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如廣告招牌、商品包裝袋,還有各種報刊雜志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兒童識字的最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整理,編排,還是一個創造的過程。
老師還可以舉辦各種識字活動。如舉辦“生字超市”、“我認識的字最多”“我的旅游大全”等等各種各樣的識字活動。鼓勵學生想象、實踐,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總之,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變枯燥為生動、變單一為多樣、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多渠道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讓識字教學充滿樂趣。
參考文獻
[1]劉麗霞.讓小學生識字充滿情趣[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小學專輯),2005(04).
[2]楊自敏.低段識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小學語文,2005(12).
[3]黃嘉燁.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探索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