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體,所有教學形式的提出及確立都是圍繞能否提高教學效率而展開。本文從導語設計、教學重難點突破、板書設計、課堂練習設計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高效課堂""導語 "教學重難點 "板書 "課堂練習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無論是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法”、竇桂梅老師的“主題教育法”,還是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追根究底,都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其實,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作為一名一線語文老師,我覺得努力提升課堂組織實效才是根本。本文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從導語設計、教學重難點突破、板書設計、課堂練習設計等方面,談談我對小學語文課堂組織的一些心得。
一、課堂導入:先聲奪人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導入語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如:通過靈活多變的方式設置問題,是課堂導入最常態的、有效的途徑;通過音樂、視頻、圖片等這種直觀的視覺方式導入,會激發學生的興趣。
例如,教學《狐假虎威》,可以從寓言故事這個話題導入,因為學生在這個年齡階段,喜歡讀的書還停留在有故事情節這種類型上。上課前,可以讓學生先聊一聊自己讀過哪些寓言故事?簡單的說一說;在其興致被激起后問:有沒有看過《狐假虎威》?現在學生啟蒙比較早,大部分學生都是看過的,學生可以先說說自己知道的,鼓勵大膽表達。簡單介紹內容,最后告訴學生,課本中也安排了這篇課文,作者是如何向我們介紹這個寓言故事的呢?如此導入,不僅學生能很快進入學習情境,還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寫作方法上。
二、教學重難點:巧用三十六計
教學的重點、難點是課堂教學的精髓,如果處理不當會使學生掌握不了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那這就是一節失敗的課。因此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長此下去,學生就會因疑問越來越多而造成學習障礙,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因而一定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妥善處理重難點,以達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1.“開門見山”——形象直觀教學法
有些學習內容用語言描述過于抽象,學生理解困難,對這類課文就可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來解決,比如通過多媒體演示,使抽象內容變得直觀具體,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如教學《安塞腰鼓》一文,學生沒有見過如此氣勢磅礴的舞蹈場面,自然難以體會作者的用詞之準確的特點。這一點就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觀看了形象直觀的視頻畫面,學生就容易理解黃土高原人豪邁、開放的性格特點了。比如教學《水鄉歌》,由于我們本地屬于淮北地區,多平原,少水澤,學生除了偶爾的幾個和家人旅游去過水鄉,其他學生很難理解水鄉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制作了精美的圖片,配上獨屬于江南水鄉的音樂,學生立刻就被帶入到情境中,感悟到水鄉的柔美。
2.借力打力——循序漸進法
學生知識的獲得,應當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有些知識以前曾出現過,只是未加以深化而已。遇到此類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從回憶舊知開始逐漸引入新知。對于此類重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舊引新,循序漸進,幫助學生全面把握相關知識點。
比如教學課文背誦這一環節,其實講解課文的時候,學生應該印象很深了,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背誦,這是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水鄉歌》時,我在學生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師生合作,男女生合作,同桌合作等不同的方式再讀,以期將學生理解課文時的課文片段整合成一個整體。在背誦時,我又出示了相關代表性的圖片,學生由淺到深,背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3.化整為零——麻雀戰術
有些知識學生從未接觸過,而且難度較大,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采取有效靈活的教學方法,分散難點,化整為零,化復雜為簡單,逐一突破。學生克服了畏難情緒,自然就能輕松的掌握了這一重難點。
比如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學生之前接觸的大都是寫人、敘事、描景類的作文,對于議論文如何寫卻有些摸不著頭腦。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學前搜集一些與學生利益相關的議論文范文。在教學時引領學生學習寫作方法,知道議論文寫作的一般過程,這一難題在一一攻破之后,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三、課堂板書:畫龍點睛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好的板書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吸引學生專心聽課,方便學生做筆記,為課后復習服務。如果板書無計劃,寫寫擦擦或面面俱到,以求詳盡,不僅沒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有負面影響。所以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板書設計是相當重要的,是課堂必不可少的點睛之筆。
例如教學《愛之鏈》一課,文章體現的是一種互相扶持、互相關愛,愛在繼續傳遞的情感。板書的設計就可以圍繞這個鏈條將文章的內容連接起來。
四、課堂練習:錦上添花
課堂教學應注意“聽說讀寫”的結合。教師不停地講,“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應注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前者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從而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效率不高,所以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的需求為主。通過恰當的課堂練習,調動他們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這也是實施教學反饋的一種好方法。
例如教學《水鄉歌》一課,水鄉的水多、船多、歌多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時就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一個小練筆:水鄉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多呢?模仿課文的設問句式,將自己喜歡的寫下來。通過這個練習,從另一個角度考驗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打造常態的高效課堂,不僅要從課堂中的導語、重難點、板書、課外練習等方面全全考慮,還要教師不斷錘煉個人修養,比如粉筆字,普通話。最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激情投入課堂,用情緒感染學生,帶領學生徜徉在歡樂的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濤輝.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性[J].甘肅教育,2015(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