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愛玩好動,自我約束力差,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體育課的教學中,導致對體育活動產生倦怠情緒。因此,教師應尋找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模式幫助他們學好小學體育。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 "課堂教學
體育課不僅鍛煉的是學生們的體能,更是培養他們意志力和樂觀生活態度的關鍵學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總結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從三方面做出淺要闡述,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采用激勵教學法,增強學生們的信心
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存在很大的差異,對于體育知識和體育技巧的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體育課上應采用層次分明的教學要求來幫助那些體育技能或身體素質較低的學生樹立信心。一旦有了信心,學生們才能找到學習體育的動力,才能不斷完善自身身體素質,從而打造更完美的自己,并將自己身心愉悅地投身到更加艱巨的學習任務之中。
以跑步課為例,有的學生天生體質良好,可以盡情發揮自身體能進行跑步鍛煉,在跑步的時間上也能保持持久性。而對于體質較差的學生往往會“談跑色變”,跑步時身體松松垮垮,氣喘吁吁,毫無精神狀態可言。他們在跑步時往往只能堅持短短的幾分鐘,跑完后便覺身體虛弱,渾身無力。面對這種情況,筆者采用了一種更為合理的教學方法。比如在一次跑步課上,筆者先將跑步時的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教授給學生們,然后讓學生們做好熱身準備工作,最后將體能較好的學生和體能較差的學生分成兩組。分組完成后,筆者讓體能較好的學生自由訓練,記錄自己的跑步時間,然后將重點放在對體能較差的學生們的授課上。在這些體能較差的學生們進行跑步訓練時,筆者緊隨其后一邊糾正其跑步動作一邊對其進行喊話鼓勵,如“注意呼吸節奏!手臂放松!保持上身挺直!目視前方!挺住!加油!終點就在前面!”等等。在筆者的身心鼓舞下,這些學生大多數都能順利地完成規定的跑步任務。這樣一來,既讓他們感受到了自身的無限潛能,也增強了他們對跑步的熱情與信心。
二、成立活動小組,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很多學生認為體育課的目的僅僅是鍛煉身體,是為文化課做調劑的一門無關緊要的學科,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想法。體育課鍛煉的是人的品質,它不僅需要學生完善自身技能,更需要學生們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體育中有很多運動都是需要團隊合作來完成的,比如足球、籃球、排球、接力賽等等。只有團隊合作,心向一處想,力向一處用,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克服每一個困難。因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對動作要領的掌握也有快有慢,于是筆者在教學時將學生們進行分組練習,以良幫莠,共同提高。比如在教授籃球基本知識的那堂課里,筆者發現很多學生不能掌握運球和投籃的正確動作,導致很多學生出現倦怠消極的情緒。于是筆者讓學生們成立了籃球運動合作小組進行互幫互助的練習,讓一些能快速掌握動作要領的學生幫助那些對籃球很陌生又不能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進行練習。學生們在進入各組后,充分發揮了自主能動性,那些動作規范的學生也能認真地向不得要領的學生講解每一個動作,他們臉上的表情嚴肅認真,像一個老師在向自己的學生傳授知識。筆者在一旁觀察時發現有一個學生在幫助另外一個學生練習投籃時,站在那名學生身后雙手托著懷抱著籃球的那個學生的雙手,輔助他進行了投籃,一次次的動作重復,讓那名學生很快地掌握了投籃的動作和技巧。因此,采取分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課堂教學效率自然能得到提升,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們的責任感,還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誼。
三、增添游戲環節,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提高小學體育課的教學效率,應首先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年齡尚小,愛玩好動,如果教師能在體育課上融入一些運動類的游戲元素自然就能帶動起學生們的積極性。一旦學生們有了興趣和動力,教學效果也會立竿見影。
比如,筆者在教授“投擲實心球”那堂課時,發現學生們在聽到授課內容后紛紛表現出不滿與厭逆的情緒,對接下來即將進行的課堂內容毫無興致。于是筆者在正式教授課堂內容前組織學生們進行了一場趣味活動,名字叫做“30米綁足跑”。筆者將全班學生分成10組,每組5人,每兩組進行一次比賽,再由勝出方進行下一回合的比賽,直到選出最后的優勝小組。學生們聽到游戲內容時,紛紛來了精神,興致勃勃地參與到了游戲活動中。在游戲中,學生們發揮了團隊合作的精神,他們步調保持一致,跑動時口中喊號,出現摔倒的情況后也能及時爬起,奮力沖向終點。在游戲結束后,學生們面露喜悅,情緒高漲。于是筆者趁熱打鐵,在學生們情緒飽滿時開始教授“實心球的投擲”這節課堂內容。在授課時,學生們都能積極對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最后使課堂教學圓滿結束。
總之,體育課的教學富含藝術性,教師只有找尋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使這些年齡尚小的學生真正地投入到體育世界中,強健自身體魄,鍛煉自身意志,從而更好地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鐵長清.淺述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創新[J].戲劇之家,2015.
[2]葉青燕.小學體育課堂的合作教學模式新探[J].科技資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