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庾南老師是從基礎教育一線成長起來的在全國卓有影響的教育家,她長期致力于中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創立了“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在江蘇和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本文談談對這種教學法學習后的反思。
關鍵詞:李庾南""教學法""學習 "反思
“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形成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始終堅持聚焦學生的宗旨。
“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主張通過教學發展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系統整理知識的能力、科學應用知識的能力,突出自我獲取、自我構建、自我發展、自我超越,實現“六個學會”:學會閱讀、學會整理、學會遷移、學會評價、學會總結、學會探索。
二、始終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
李庾南老用來指導教學改革的觀念,既有來自新時期改革開放的社會大潮中涌現的生機勃發的思想觀念,又有她從包括自己和身邊優秀教師在內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契合教育規律、富有實際成效的教學經驗中總結提煉的教育思想精華。她實驗改革的方案更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醞釀產生、不斷豐富,并不斷試驗、提高、完善的。
三、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的精神。
新世紀初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李庾南老師積極投身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提高、推廣“自學?議論?引導”教學實驗與實施課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開展初中學生學力發展與評估研究。30余年來,李庾南老師堅持“自學?議論?引導”教學研究,但從來不將其視為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而是在不斷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引領下,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不斷優化教學思路,發展新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不斷完善,教學智慧不斷豐富,教學績效不斷彰顯,研究成果不斷涌現。
李庾南老師“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出發點就是要改進學生的學習,調適好教與學的關系,堅持以學定教,堅持教與學的統一,堅持教為學服務。它是在教學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能夠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而且特別適合初中數學學科培養學生自學數學的能力。它深深扎根于實踐經驗的沃土,并經千百次的教學實踐檢驗,有著蓬勃的生命活力。它操作性強,簡明具體。易于入門,適應面寬闊。僅僅“獨立自學、群體議論、相機引導”12個字,就已經把操作要義說明清楚。以“獨立自學”為例,活動形式有閱讀、傾聽、演繹、操作、筆記等,通俗實用,直觀明了。它組織性強,內涵豐富。較好地整合了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課堂之中和課堂之外的教與學,發揮了“組合拳”優勢,可以自我調節,可以再度生成,可以不斷開放。
在認真總結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李庾南老師對于教學也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
李庾南老師認為,所謂“教學”,就是“啟發學生學,教會學生學”。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學會,在學會中達到會學,在會學中既習得知識和技能,又掌握過程和方法,更發展情感。“學”與“教”、“教”與“學”是“相伴”而行的。“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既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又始終堅持發揮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教師通過引導實施“教”;生生間、師生間互相啟發、幫助,互相評價、激勵,“在教中學”,“在學中教”,難以區別學與教的先與后。教學過程既可以先學后教,也可以先教后學,但必須是“以學定教”。
李庾南老師還認為,對“自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讓學生自己去學,一放了之。也不能認為只有讓學生先看書,或先學教師設計的教案,或先做教師布置的習題等才叫自學或“先學”。“自學”更應是“自主學習”,更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積極性。學的核心是思維,學的動力是情感,學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沒有學習內驅力,沒有目標要求,沒有方法指點,自學必然流于形式,達不到自學的目的。學生也只有在自學的過程中,自覺體驗、感悟、總結,形成適合自己實際的學習方法,激發出學習的原動力,才能實現自主學習。
對于“合作學習”,李庾南老師也有自己的看法。“合作”是“學習”的形式;“學習”是“合作”的內容。“合作學習”,不能光看重形式,而忽略了核心內容。她認為,議論是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也是一種主要形式。有效的“議論”需要教師教學活動實踐中,通過引導、培養、改進,才能獲得。“自學?議論?引導”教學體系中的“議論”,非常注重引發學生參與多邊互動的意識,開發交往學習的潛能。隨著議論的深入展開,學生逐漸變得能虛心聽取別人的見解,尊重別人的意見,改善與同學之間的關系,部分學生原有的自負或自卑心理也日益淡化。長期生活在如此平等融洽的情感氛圍中的學生,必然對學習產生信心,引發興趣,形成向往,其智力活動也必定更為活潑、高效。
30多年來,李庾南老師始終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努力構建自主、合作、探究、和諧的發展性課堂。她將“以人為本”貫穿實踐探索全過程,緊緊圍繞“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基”的價值取向,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著眼學生發展的可能性,以學生會學、會生成、會創造為旨歸,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李老師的課堂里,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真正成為引導者。
與許多教學名師不同的是,李庾南老師不僅教學業績突出,教育工作同樣成績斐然。她從參加工作開始,50多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至今還上兩個班的數學課,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堪稱教書育人的楷模。李庾南老師工作的崗位是平凡的,但她在這平凡的崗位上作出的貢獻卻是不平凡的,她的精神和情懷更是不平凡的。她青年時代就摯愛教育事業,立志“為教育而生存”。她的精神和信念在教育工作的實踐中不斷升華。她恪守“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勤于學習,敢于挑戰,善抓機遇,樂于奉獻。用執著的愛心和自身的示范教書育人,在與學生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中,追求教育工作的更高境界;在引導學生奏響生命交響樂章的同時,體會一個教育工作者生命的自我價值,把教育推向創造美好人生的境界。
李庾南老師半個多世紀教師生涯展示的情懷有三點感人至深:一是敬業愛生的職業操守,二是鞠躬盡瘁的精神境界,三是追求卓越的品格風范。正是因為具有了這樣的精神和情懷,李庾南老師才成為一位深受學生愛戴并受到社會各界尊敬的人民教師,成為一位成就卓越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