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裝飾畫是將裝飾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繪畫作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授學生學習裝飾畫技法,需要通過不同的材料才能將技法與效果的多樣化展現出來。本文主要從抽象地美感、絢麗的色彩以及多樣的肌理等方面探討裝飾畫技法的重要性。
關鍵詞:裝飾畫 "繪畫技法 "綜合材料
在裝飾畫教學中,我們需要將裝飾畫的繪畫材料的運用與創作構思的方法教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從中掌握一定的技法要素,使學生的裝飾畫作品獨具特色。對于裝飾畫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如何進行裝飾畫的創作,還是讓學生通過裝飾畫創作對于繪畫表現方式與審美體驗上有所提升。而培養學生的關鍵在于裝飾畫的技法。
一、抽象的美感
裝飾畫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法教學,不同的技法能夠讓學生的作品呈現出不同的效果,能夠使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逐漸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當技法與材料相結合,所形成的抽象的美感,對于觀賞者來說是一種是視覺享受。所以,我們在教授學生學習裝飾畫技法的時候,也需要讓學生了解裝飾畫技法與效果的多樣化。
其中,有一種滴畫法,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最常使用的創作方法。將這種畫法運用于裝飾畫中,能夠給學生的繪畫作品帶來更多的偶然效果,且作品本身并無任何具體的造型,一切的創造都是將帶有色彩的顏料在畫紙或畫布上進行滴落形成的自然效果。這種繪畫方式所形成的裝飾畫面能夠帶給大家一種抽象的美感,我們在觀看這類裝飾畫時,所看到的完全是技法的特效。將這種繪畫技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進行裝飾畫創作時進行應用,也能使學生的裝飾畫作品也具有抽象的美感,這就是這種技法所帶來的繪畫效果。當然,其他繪畫技法也能夠使學生的裝飾畫作品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為了使學生的繪畫作品更具多樣性,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應當將更多的創作技法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學會運用,并使學生的作品呈現多樣的效果,進而使學生理解美術作品中的多樣形式風格。
二、絢麗的色彩
不同的繪畫技法,也能夠使學生的裝飾畫作品呈現出絢麗的色彩,這需要繪畫材料與技法的結合。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希望在繪畫過程中能夠運用多種色彩,絢麗的色彩能夠使學生的心情愉悅。所以,教授學生掌握能夠將多種色彩運用于同一畫面的技法,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多的歡樂。
所以,我在教授學生學習裝飾畫時,教授學生用一枝筆畫出不同的色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興奮,對于這一技法的嘗試樂此不疲。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我讓學生運用稍寬一些的水粉筆,這種筆的筆毛比較柔軟,對于繪畫創作更好實施。接著讓學生準備不同顏色的顏料,為學生進行技法示范,先將筆尖的一端沾上紅色,接著將中間沾上黃色,再在另一端沾上藍色。之后再沾一些水,接著用筆在畫紙上隨意進行繪畫,這時畫出來的顏色就非常豐富,紅色與黃色中間相融合的時候還會產生橙色,黃色與藍色相融合的時候會產生綠色,如此一來,畫面中就能夠產生絢麗的色彩,這在裝飾畫的呈現效果上非常突出。當學生掌握了這一繪畫技法之后,學生對于裝飾畫技法與效果的多樣化在理解上也能更深入一些。可見讓學生了解絢麗色彩的呈現效果,對于教授學生學習裝飾畫技法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多樣的肌理
在小學美術裝飾畫教學中,讓學生了解裝飾畫的制作材料與制作技法相結合生成的不同肌理效果,對于學生的創作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裝飾畫的材料運用比較多樣,所以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其材料的多樣性,將裝飾畫的肌理效果充分呈現出來。
比如,我曾在教授學生進行裝飾畫創作時,用衛生紙、木屑、膠水等為裝飾畫做出了不同的肌理效果。再讓學生在這種肌理上進行繪畫表現,從而使學生的繪畫作品更具表現力,更能吸引觀者的注意。在教授學生塑造肌理時,我先將膠水涂在木質的畫板上,接著將衛生紙擰成一條條的小條,將其整齊地黏在畫板上,這樣就將畫板原本的平面結構打破,形成了凹凸不平的肌理效果。再將木屑灑在右下角的,使畫板上增添了木屑自然灑落形成的肌理。如此一來,當學生再在畫板上進行創作時,學生原本的構圖設計就會發生改變,學生創作的作品形式也會變得更有特色。當我為學生展示出這種塑造不同肌理效果的技法之后,我還讓學生進行自由肌理的塑造,使學生能夠充分運用其他的繪畫材料,將畫面的肌理變得更具多樣性。當學生充分掌握這一技法之后,學生對于不同技法對裝飾畫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入地體會。由此可以看出在裝飾畫教學中,繪畫技法與材料的多樣性能夠使學生的畫面呈現更為豐富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裝飾畫教學中,我們美術教師要想讓學生在進行繪畫創作時,能夠認識到技法的重要性,就需要通過教授學生不同的技法讓學生能夠看到技法帶來的不同效果,如抽象的美感、絢麗的色彩以及多樣的肌理,當學生能夠看到這些效果的呈現之后,學生也就能夠認識到技法的多樣性對于裝飾畫表現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王雨薇.論綜合材料在裝飾畫中的形式語言[D].西北大學,2015-06-30.
[2]李艷云,常曉文.淺析表現技法在裝飾畫中的運用[J].美術大觀,201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