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代教育中,音樂教學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緩解學生的壓力,鍛煉學生的多方面能力。而聲勢律動以其具體性、形象性、體驗性等特點逐漸受到了諸多一線音樂教師的認可和青睞,隨即被廣泛應用到了音樂教學中。因此,本文從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感三方面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以期能夠切實提升初中生的音樂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音樂 "聲勢律動""音樂興趣 "音樂知識 "音樂情感
所謂聲勢律動,指的就是由人體自主產生的聲響。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這一方法的應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知識,提高音樂學習效率。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為學生創造律動的機會,讓學生學會用身體去感受音樂、領悟音樂,從而實現音樂的再現。而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與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相比,聲勢律動的前提條件是讓學生動起來,而動起來的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活躍氣氛,還能使學生在舒展身體的過程中激發出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同時,在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律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學生往往會好奇教師會選擇什么樣的律動方式來展開教學,而學生好奇心的提高無疑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隨之增強。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的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將聲勢律動融入到初中音樂課堂中,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利用體態律動來表現音樂,進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例如:在學習《春游》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歌曲中的節奏和韻味,我極為重視聲勢律動在教學中的應用。因此,上課后,我首先通過音樂的播放要求學生想象自己春游時的感受,并率先通過拍手來和奏,從而提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趁著學生興趣正濃,我隨即要求學生也嘗試利用拍手來跟上歌曲的節奏,并一步步對學生進行了引導。實際上,《春游》的旋律流暢,采用的節奏也是明快的八六拍,所以利用簡單的拍子已經足夠學生沉浸在如畫的美景之中了。況且,拍手的方式與傳統的音樂教學相對更具趣味性,這對于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也具有重要作用。從教學成果來看,對聲勢律動的應用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
二、指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
音樂教學最重要的便是對節奏的訓練,學生只有掌握音樂的節奏,才能更快速的理解和記憶音樂知識。不同的節奏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律動,在律動中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熱情都能夠得到充分的調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利用聲勢律動來指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以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音樂知識。為此,教師應該優先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再根據其內容選擇合適的聲勢律動方式,如此必然能夠指導學生如何從律動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進而促進初中生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
例如:在欣賞《敢問路在何方》時,考慮到這是《西游記》的主題曲,許多學生對其都有一定的印象,所以在對其進行欣賞時,我主要利用一些動作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其中的節奏和意境。因此,上課之后,我先根據每一句歌詞及節奏讓學生用動作表現出來,如“你挑著擔,我牽著馬”中的行走動作;“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的表勇敢和活潑的動作等。通過對學生這一系列動作的觀察,我適時的對學生進行了指導,并將其中涉及到的一些音樂知識穿插了進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掌握了音樂知識。顯然,學生在律動的過程中非常容易沉浸到音樂之中,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感
每一首音樂中都蘊含著創作者豐富的情感。初中音樂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其內容與節奏,更重要的是能夠透過音樂實現與創作者的直接對話,并從中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聲勢律動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對于學生全面接觸音樂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作為當代教師,應該在指導學生掌握基本聲勢律動要點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將學生引入到對律動的感受之中,從而激發出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音樂自身的魅力所在,進而感受到音樂中所滲透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我不掛帥誰掛帥》時,為了使學生能夠了解到有關京劇的知識,并體會到其中的音樂情緒,我在教學前通過網絡對這一音樂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對其臺步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上課之后,我首先向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隨后鼓勵學生們嘗試走一走臺步,試一試表演。隨著這一要求的提出,學生們紛紛跟著該音樂行動了起來。在聲勢律動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感受到了穆桂英救國于危亡的大義。顯然,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中的感情與聲勢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有很大的聯系。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聲勢律動在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斷對其進行完善和創新,以不斷發揮出其優勢,從而促進我國初中音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季建芬.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8(16).
[2]索世文.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