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成為越來越多教師的前進目標,為了提升初中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效率,教師要著眼于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并有效落實課程改革中的方案要求,制定出適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們能夠在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下,高效開展數學學習活動。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策略
找到符合學生們發展的高效的數學教學策略,是初中數學教師的長期任務和目標。在對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只有科學定位教學目標,才能使得教學進度更加合理;在課上,要能夠以學生為本,引導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還要加強教學的正面評估,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
一、精心備課,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備課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備課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效率的高低,在備課期間,教師首先要清楚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成長規律,同時還要清楚課上所要教授的內容,找到教材中的重難點部分,只有對學生們的具體情況和教材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目標。新課程背景下,師生共同關注三維目標的教學效果,其中包括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三維目標的引導下,課堂時間會被運用地更加充分,學生們的數學能力也能夠得到綜合提升。
例如在學習到《一元二次方程》一課時,教師要能夠提前制定出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要求學生會根據實際問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體會方程的建模思想,培養學生們的歸納分析能力。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數學建模的分析,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能夠深刻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在目標的引領指導下,教師可以有效設計出相應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們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感受課上的知識內容。同時,也要讓學生們掌握所要學習的目標內容,只有學生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該學什么,才能更認真地聽課,更好地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二、以生為本,開展小組合作探究
在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習慣性地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把知識點細化給學生們,這樣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占據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們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地位,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心理會更強。然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們主動地投入思考,如果只是依賴教師的講解,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不會得到提高,對此,教師要及時改變教學觀念,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并積極引導學生們在課上進行合作學習。
例如在學習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們深化對相關問題的認知和理解,教師可為學生們出示相關問題,引導其合作討論,比如:某商店3月份的利潤是2500元,5月份的利潤達到3000元,這兩個月的利潤平均增長的百分率是多少(精確到0.1%)?
通過出示相關問題,組織學生們在組內討論,并得出問題的答案。在交流過程中,組內數學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會用自己對相關問題的細致化理解帶動和幫助其他數學學習水平相對較差的學生產生對問題的解決思路,進而促進每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都可以得到相應的提高。當教師把課堂時間充分交還給學生之后,使得學生們在自主解決問題過程中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自然會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正面評價,增強學生學習自信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教師的課堂評價的重要性。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都需要得到來自于教師的正面鼓勵,教師的支持和鼓勵就像一陣溫暖的春風、一捧甘甜的泉水,可以溫暖和滋潤學生們的心靈,使學生們獲得不斷前進的動力。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隨之增加,部分學生由于對數學學習缺乏自信心,在面對一個個公式定理、一串串數字時,會顯得茫然無措,當學生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得不到學習的樂趣,課上就不再愿意和師生形成良好互動,學習效率也會隨之下降,對此,教師要能夠看在眼里,并給予學生們正面的評價,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的關注,從而獲得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在課上,教師可以將一些基礎性的問題留給數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并提高其課堂活躍度,使其能夠多多感受解答數學問題的喜悅,同時教師也要及時對其進行正面鼓勵,幫助學生們逐漸建立起數學學習的自信。
總而言之,在引導學生們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與時俱進,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方案中的具體要求,使學生們能夠在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迸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有效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學金.優化數學問題 培養學習能力——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性教學策略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0(12):15-15.
[2]溫議鳳.優化課堂,激發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