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發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目標逐漸落實到各門學科的教學中,“思維發展與提升”作為語文學科四大核心素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教學實踐中探究如何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遵循新課改理念教學,以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為核心,在閱讀教學課堂中創新教學方法策略,不斷引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思維是能力訓練的核心,在語文四大核心素養中,“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打通其他素養的“武器”,是促進其他素養有效提升的必然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與品質的訓練,不僅是語文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需要。初中階段作為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能夠充分結合初中具體教材和學生實際情況,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從以下三方面出發探究如何實現學生語文綜合思維的提升。
一、明確教學目標,制定思維發展與提升方案
課堂是一種有秩序有組織的教學活動,一切教學都需要在精心備課及目標引領下開展。在初中語文的“思維發展與提升”培養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在目標計劃及教學過程的精心設計中,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目標的有效達成。
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時,在備課環節針對教學內容和具體學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在知識與能力層面,掌握本節課生字詞,能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的前提下體味濟南的冬天之美;在過程與方法層面,能夠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品味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展現的生動形象的語言;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寄予的深情熱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據此,我在課堂上基于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首先,我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在朗讀中了解文章大意并在書中對優美生動的詞句文段做出標注;其次,通過多媒體展示文章中需要重點分析的句子案例,以“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將“聲”字去掉可以不可以為例,通過引導學生分析讓其感知作者文章的表達特點及用詞之考究,;最后,分小組探究質疑,在逐段分析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在討論交流中訓練學生的思維組織能力。這樣,在制定詳細目標到按目標開展有效教學,在優化教學過程中確保了學生思維最大化拓展與提升。
二、教授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訓練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學習方法的掌握是鍛煉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教師在教學時除了教會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還要能針對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掌握思維提升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教學《老王》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學習把握人物形象,掌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我在教學時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教學,用簡潔、精煉的語言概括出文章中寫了哪幾件事情表現老王的善良。讓學生在梳理故事情節的過程中把握其中的人物關系。以其送雞蛋、送香油時對人物的細節描寫為例,作者通過語言、外貌、動作和神態描寫的方法刻畫了老王的形象,在引導學生分析和掌握這種描寫手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又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本文主要描繪了父子之間的至愛親情。為了讓學生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感情,我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找出四次出現父親背影的文段,重點分析對父親動作的描繪,在幫助學生掌握具體的表達方法前提下,加深學生在情感上對作品的深入理解,實現學生思維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三、開展鞏固訓練,強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存在較大的轉變,在這個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要想強化學生的思維,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典型閱讀習題的系統訓練或寫作實踐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問題,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
根據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不同層面和角度思考問題,掌握相關知識。還可以在課下布置相關的鞏固練習作業,強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完《紫藤蘿瀑布》一課時,教師可以在網絡中搜集幾篇類似的散文,讓學生在分析文章描寫方法,學習和重點掌握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前提下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再如,在教學完《蘇州園林》一課后,我布置了一篇《我的校園》作文練習,讓學生在習作中學習和揣摩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特征的描寫手法。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學生發展和培養思維能力和品質的黃金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立足語文課堂主陣地,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通過明確目標、教授方法、開展訓練使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得到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胡瑋瑋,李繼峰.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14):56-58.
[2]鐘海.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