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堂課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不能一下子就進入學習的狀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充分利用好這一時間,以訓練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為目的,不僅鍛煉了學生學習語文中的這幾項基本能力,也在興趣引導教學中,開闊了學生眼界,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了其知識儲備,也積累了寫作素材,更進一步來說,溝通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增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聯系,促進了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活動 "語文""興趣
每堂課剛開始的時候,學生不能一下子就進入學習的狀態,因此,充分利用這一時間,既可以提高學生能力,也可以將學生盡快的引入課堂。
五分鐘能力訓練是一種用時不多,學生能力卻如雨后春筍不見其長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動,它以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為主要目的,以會生活和學生的所思所想為主要素材,以學生登臺演講為主要方式,形式多樣,內容靈活,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具體做法: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輪流到臺前演說,提前一天準備,可脫稿也可讀稿,師生聽完后要發表意見和建議。有些活動還要求學生用本記錄,每一次活動結束后,將資料集中裝訂,學生自己保留,有些材料老師保留。訓練形式豐富多彩,例如:
一、我說你聽。
透過一窗看世界,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進入視野,從而使學生逐步養成博覽群書、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提高學生歸納、加工、表達能力。社會熱點,國際形勢,軍事科技,歷史人物,勵志故事,都可以進入學生的演講范圍。特別對于一些熱點問題,學生可以進行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讓學生的思想走出校園,走向生活,從而認識生活。
二、開心一刻
寓莊于諧,寓教于樂。學生講故事說笑話談漫畫,不拘一格,在開心娛樂的同時更從中體會到語言特點,體會到歇后語、諺語的妙用,領略中國文字的精彩,激發了大家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培養了說話能力,豐富了寫作素材。
三、美文賞析
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強,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師生喜聞樂見的精品。如《匆匆》、鄉愁》,都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自選其最喜愛的作品來品評,分析文字的優美,構思的精巧,說出自己喜歡的道理,真誠的感情流露于樸素的語言之中。教師也以身示范,背誦自己欣賞的名家名篇,與學生一起去感受。
四、成語故事
成語是古代漢語詞匯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性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意思精辟。每日一則成語,要求學生講出成語出處、來源,說明成語故事,解釋成語意義,指明成語使用。此項活動由學生做好記錄,整理,用于平時的復習。
五、《論語》一日一講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特別是其中的思想智慧、教育理念等都具有現實教育意義。由老師選擇,每日一條,寫在黑板上,學生抄錄,賞析,老師最后點評,可作為作文素材,也可作為學習指導。
雖僅僅是短短的五分鐘,師生卻受到了極大的熏陶和感染,無論從知識還是到心靈,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所有的學生都顯示出極大的活動興趣和熱情,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的習慣;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辨別能力。學生自然大方地走上講臺,用清晰洪亮的聲音,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感受,盡情發揮;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豐富了知識儲備,積累了寫作素材。每位學生都為了自己的臺上表現積極準備,博覽群書。最后,溝通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增進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聯系,促進了語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欣.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狀與教學對策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馮靜. 高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探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
[3]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實驗小學 路玲利.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N].學知報,2011-07-25(E03).
[4]孫鳳麗.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與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