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中國文化教育產業迅速發展,舞蹈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重視。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的現狀和不足,從各個方面分析舞蹈教學能力發展的方向并提出建議,論述了現階段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如何更好的完善教學系統,更好地提高教學能力。
關鍵詞:學前教育 "舞蹈教學 "培養能力
一、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培養的意義
(1)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工作需要
舞蹈教育能夠開發幼兒的智力,增強孩子對于動作的感性認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并且能夠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糾正不良習慣導致的形體缺陷。以上種種優勢就使得舞蹈教育成為了幼兒園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教育工作中的必須環節。在我國幼教事業的不斷發展中,舞蹈也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肯定與重視。幼兒園也致力于發展完善有效的舞蹈教育體系。因此,培養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是為了學生在進入工作環境后,更好地的適應教育教學工作。
(2)能夠提高舞蹈任課老師綜合素質
幼兒舞蹈區別于其他形式的舞蹈,它的純真性、童趣性、童幻性、直觀性、模仿性、綜合性等特點就要求教師擁有更完善的舞蹈教學模式,能夠明白幼兒在本年齡段能承受和消化的肢體動作,以及幼兒的精神需求。而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就是從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各個方面入手,讓學生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通過語匯、形體、表演、舞臺調度、音樂、燈光、服裝等,明白自己所創編的幼兒舞蹈想要變大的真正意義。以此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
(3)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是從各個角度入手,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和訓練,針對的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提高而設計的培養方式。利用幼兒舞蹈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各項專業技能,讓學生能在投入工作后更加游刃有余的解決接下來遇到的問題,一個幼兒舞蹈教師具備了本專業優秀的專業技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能夠更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促進本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我國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在各大院線的教育課程中,普遍出現了要求學生擁有像專業舞蹈練習生一樣水平的過分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具備一定的舞蹈專業技能,而不是要求他們像專業藝術院校中的學生一樣具備極其高超的舞蹈技能。學前教育這種工作的特殊性和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不要求他們把時間過多的放在舞蹈練習上,而是要求學生明白怎樣將舞蹈和教學融合,更好的完成本課程,讓課程順利有序的進行下去。
(2)舞蹈技能培養不足
雖說學前教育舞蹈技能不需要像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一般,但也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技能。學前教育的學生大多都是之前從未接觸過舞蹈的學生,學生年齡偏大,身體的軟度、開度、肌肉能力和柔韌性都沒有得到鍛煉開發,一部分學生的身體條件有相對較差,所以這些學生懼怕上舞蹈課甚至排斥上舞蹈課。這就導致這些學生舞蹈技能訓練不足,而后的課程就很難進行下去。所以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形體訓練。
(3)家長在幼兒舞蹈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家長態度對孩子的影響
有些家長認識到藝術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幼
兒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但是有些家長則認為,孩子學習舞蹈會
影響孩子文化課。家長的這些態度就導致舞蹈教學在幼兒園中無法順利的進行,使得幼兒對舞蹈教學的接觸變少,了解也越來越少,從而失去對舞蹈的喜愛。
2.正確樹立家長的培養目的
家長應該綜合考慮孩子是不是適合學習舞蹈,如果孩子出現不適應,那么家長就應該考慮孩子是否應該學習舞蹈。有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就需要選擇活潑的音樂,情緒起伏大的孩子就需要練習一些恬靜優美的舞蹈,這都是需要教師通過對孩子的了解分析定制不同的教學方案,并不是家長想讓孩子學什么孩子就能接受什么的。
三、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新思路
(1)明確目標,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確立明確的目標是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培養至關重要的一步,要積極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舞蹈教學綜合能力。要避免學生形成重視舞蹈技巧而忽視舞蹈應用能力的問題出現,積極引導以教學能力提升為主,舞蹈技巧難度為輔的合理的學前教育舞蹈學習模式,建立合理有序的適合培養幼兒舞蹈能力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上,要注意不要刻意的去積累舞蹈,而是應該培養學生學習適合幼兒學習的舞蹈。在學生基本掌握幼兒舞蹈基礎的情況下,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行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2)口傳身授,培養學生教學技能
在教學方面,教師利用口頭語言進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高校教師在語言表達上要準確,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不論是傳遞知識還是教授舞蹈動作,如果語言表達稍有不準確就會造成學生理解偏差等問題的出現延緩課程進度。在學習舞蹈時,應該由教師進行示范,讓學生模仿。教師在示范時,動作要規范美好,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領悟舞蹈的精髓。在學生的身份轉換為幼兒教師時,美好規范的動作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方便幼兒理解舞蹈動作,從而在幼兒心中樹立教師美好的形象。
(3)創新方法,培養舞蹈創編能力
我認為高校教師在傳授學前教育學生舞蹈能力的基礎上,更應該注意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動植物,比如觀察小魚是如何游動的,如何吐泡泡的,那么學生在聽到有關小魚題材的歌曲時,就會自然而然的通過模仿魚的游動或者吐泡泡做出一系列的舞蹈動作。教師也可以多帶領學生進入幼兒園進行觀察,通過對幼兒的一日觀察,了解幼兒的身體的情感的變化,在幼兒的活動中感受幼兒的行為方式,以便于將來更好的編排適合幼兒的舞蹈。
總之,通過以上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能力的培養等方面的探索,對當前幼兒舞蹈教學現狀的分析,找出現存幼兒舞蹈教學中的不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從改變舞蹈教學思想,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等方面下手,讓學期教育舞蹈教學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芳芳.淺談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基本教學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5.
[2]陳亞琴.淺析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G].藝術科技,2017.